此番临沧门过后,王胭又回到了齐云山,燕显奉传旨重查旧案。燕随之遣人到南汤庄,想要请南序帮忙调查。南序倒还是爽快利落,毫不犹豫就接下来了,这还真查出来些端倪了。
作者有话要说:
①嫁衣有关描述参照百度百科词条解释。
第58章 幕后主使
燕显奉不过是一时气昏头脑了,在加上北狄压境局势太过急迫。冯毅腾呈上的证据漏洞百出,若不是掐准了燕显奉的性情,这绝对是兵行险招的一步危棋了。燕显奉后脊窜上冷意,竟是连冯毅腾,都能算计住他的了。
南序接管南汤庄也几年了,耳目眼线甚至能伸大吴外。她几乎和燕显奉不差多久,也就搜集到了一些信息的了。这不过是最底下的微末传言,南汤庄明面上并未军商勾结。为着大吴考虑的话,她也不必断人粮草。
赵定平起先败退,是真的力不能及。而后接连几次,半途就转身回营,不过是障眼法而已。此种缓兵之计,军中人都皆知。谁知这消息到了京都,竟是被谣传得人心惶惶。燕显奉一道接一道,君令压得人喘不过气。
燕显奉帝王心术尚未修好,竟是还想去掺和军中事务。这当圣上啊,要会收权,也得会放权。赵定平本在军中,原是颇有威信的。他这番谋划,未曾解释过,连接的败绩,君主的怀疑,像是摞沙石般,打压了士气了。本来只是一点苗头,这闲话猜忌的人多了,便竟是成了燎原野火。
各司其职①,各安其位,各得其所②。
各方势力都想去分上一杯羹,赵定平偏生又是个没有心眼的。燕显奉当初瞧上他,就是因为他太过于正直。可如今让赵定平送命的,也还却正是他的正直了。赵定平此人啊,心中只有一腔热血,没带一点曲折拐弯。他只想要行军打仗,朝中的蝇营狗苟之事,他是一点也转不过来。
赵定平能走到这等地位,无非是燕显奉之前偏袒。这看似仿佛是个好事情,也教许多人曾羡煞了眼。可燕显奉的青睐有加,是基于他身上有可图。燕显奉将他提拔得愈高,便是越发想之后捧杀了。
杀人不过诛心。
太过于一根筋,并不似宋敛誉,忠国不忠君的。赵定平心怀感念之恩,真将燕显奉视为皇上。故而在接到千里密令时,虽是心下知道决策有误,却到底不曾忤逆这指示了。在赵定平的观念里,燕显奉只能算中庸,却并不算是昏聩的。
纵使这场战役定会损失惨重,赵定平还是同往常一般的,身先士卒地冲锋陷阵在前。赵定平心中也是很犹豫,似乎这颓势也无可挽回的了。他并不想要牵连到赵家,他当然也想要打败北狄,可总像是冥冥之中似的,每次作战都像被人预知了。
这军队里领头的几个,皆是他一手带的亲信。就连最微末的将士,都是腥风血雨里头,跟他一齐闯过来的。赵定平是个太过于耿直的人,他便是也在心底都竟是以为着,所有的百姓人民都是心怀大吴的。在某一种程度上,是赵定平自掘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