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页

科尔温和考伯特满心期待的盯着利奥教授看。

利奥骑在地球仪上转的飞快,想了想道:“不行,我说的话都有用,你们不能引用。”

本以为一定会得到同意的科尔温傻眼了,哭笑不得的道:“您说的话,还想再用在哪里啊!”

“我准备专门写一篇介绍文章,推荐杨锐的基因组学,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一篇基因学论著,我要用乔托的比喻,你们如果想用,自己想一个。”利奥教授一副护食的样子,就是有些太瘦弱了。

“这个……太好了!”本来还想争辩一下的科尔温却是从失望迅速转向狂喜。

利奥教授专门写的介绍文章,这本《基因组学》不火都不行,这可是超额完成任务了!

第749章 不高调

“今天咱们开始第十讲,《转录起始复合物的组装》。本节课是本章的第一部分,目的是归纳出用于定位dna结合蛋白在dna分子上的结合位点的各种技术。”杨锐夹着本子进到清华的大教室里,一刻不停的就开始了讲课。

他现在已经将《基因组学》大部分写完,正是最后总结完善的紧张时刻,所以,上课时间都是争分夺秒,一点都不浪费进度,以期得到有价值的反馈。

清华的师生们也熟悉了杨锐的做法,早早的坐在教室里等着他开始。

这里面,老师的数量远远比学生多的多,也要积极的多。

事实上,杨锐的《基因组学》上到现在,绝大多数的学生已经听不懂了,反而是老师们来听,感觉很好。

不过,听不懂并不代表就能不仔细听课了。事实上,学生们不仅要仔细听课,而且要比以前更仔细才行,毕竟,周围镇守的老师,一个个都是厉害人物,要是被他们挑出错来,接下来的几年大学生活,是一定不美妙的,而课程结束之后的考试,更是令学生们恐惧万分。

学渣式的恐惧,从来都无法干扰一堂课的进程。

清华方面也不觉得让这些学生听杨锐的课程浪费时间。大师授课的事不是每天都有的——就算没有什么奖项到手,但光是《自然》和《细胞》的长篇论文,就足够无限拔高杨锐的身份了——就算听不懂,得到的东西也比消耗的时间值钱。再者说,如果满教室的老师,一个学生都没有,那也不像一回事,若是让人联想到北大学生给清华老师授课这样的句段,清华生物系的脸面也是要丢掉的。

另一方面,在座的学生里还真有听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