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竹凌说愿意出工钱,但村长拒绝了她。
只有让村民们自己也付出了劳动,他们才会珍惜豆腐坊。
竹凌不得不说,村长想的十分长远,还知道增加村民的沉没成本。
豆腐坊的事情确定下来,村里就立刻找专人画了图纸,等图纸一确定,家家户户出工的出工,出力的出力,出料的出料……人们红红火火的干了起来。
女人们还是先在竹凌家做豆腐,但男人们基本上都调去了新地方盖房子。
现在村里最热闹的就是豆腐坊了,只要家里没活,大家就主动过去帮忙,从老人到小孩,全村出动,就想把这个地方早点盖起来,早点赚到钱。
沁水村忙的热火朝天,竹凌也带着第一批妇女在厨房里学习如何点豆腐了。
“居然是酸浆水?!”楚大娘惊讶道。
怪不得她们试了那么多食材都做不出来,谁能想到酸浆水可以让豆浆凝固呢?
点豆腐可是个技术活,她们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因为控制不好用量,做出来的豆腐不是稠了就是稀了,这豆浆一锅一锅的报废,把她们心疼得不得了。
粮食是不可能浪费的。
于是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妇女们的午餐里都有做废的豆腐。
本来豆腐是顶好吃的东西,但什么山珍海味也架不住顿顿吃呀。
连续吃了好几天之后,妇女们都抑郁了,做废的豆腐味道并不好,吃多了只觉得反胃。
最后只好把这些东西分给做工的男人们吃,男人们也是刚开始吃的香,后来就不行了,天天嚷着让厨娘换菜。
对不起,再好的豆腐接下来一个月他们都不想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