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页

一百两银子,足够宝玉开销好几年了,只盼着他不要大手大脚为好。

惜春被悄悄接走,贾家未成年的男丁被释放,这都是因着忌讳外人知道贾家与太上皇暗通沟渠罢了。毕竟如今对外只说太上皇在深宫养病,而贾家和王家是与东北贼人谋反。

若是被满朝知道太上皇与金人勾结,不知道又该掀起何等轩然大波。必然会有臣子攻伐皇上“不孝”,还会有人上奏请皇上退位,毕竟在外人眼里,你的皇位便是继承自父亲的,如今父亲想要,还不是要收回去?

因此只能悄悄将太上皇阴谋挫败,不敢打草惊蛇。

再过一段时间,林如海派出去的探子除了情报以外还带回来一个意外的小消息:李纨带着儿子在皇太极处中了科举。

“什么?”黛玉听了惊愕万分。

金人在沈阳称帝后自然也是比照汉制,开科举士,汉人、金人都同朝为官毫不避讳。因而也有些心思不坚定的读书人去盛京那里碰碰运气。

作者有话要说:  今日趣谈:一位作者的请假理由是:要啪啪啪

下面的沙雕读者留言:……所以大大更新的时候就是没有性 生活吗?

完美逻辑

第140章 数典忘祖李纨罪莫大焉 指点江山皇上御驾亲征

却没想到李纨能这样做。她父亲曾为国子监祭酒, 族中男女无有不读诗书者。怎的不要体面,也不要命了么?

黛玉想想却合理,李纨在盛京无人知晓过去,两边又消息不通, 她那里让贾兰改了名字, 自然可以中了科举而不被当朝所知道, 虽然要冒险些,可这冒险却也值得, 至少在李纨眼里能值得。

李纨本来出身书香门第,嫁的又是贾家二房颇会读书的长子贾珠, 生了聪颖的长孙, 完全是王熙凤一般风光的当家奶奶。可不幸贾珠去世,她被迫守寡,自然将唯一的儿子视作最后的救命稻草, 也因此对贾兰要求颇高。

记得宝玉有一回在大观园里吟诗, 遇上两头小鹿被贾兰追赶, 问贾兰, 贾兰却说不读书了便要骑射,显然是李纨的要求,相比之下宝玉这个做叔叔的显然要松懈倦怠的多。或许贾兰读书好却一直没有去科考便是因为上头有个宝玉叔叔, 他考中了贾政便有由头责骂宝玉,也因着王夫人偏疼宝玉而迁怒贾珠,因此李纨采取了不声张的策略。

至于李纨其人, 黛玉也无甚太多了解,只知道她是个万事不管不问的少奶奶,平日里也不常出来走动,掌家的是王夫人和凤姐儿, 她只不过在房里教养儿子,便是姐妹们花会,她在宴席上也要说一句“不问你们的废与兴”,便是这样一问摇头三不知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