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封赏

诸王出列谢恩,百官眼巴巴地看着,还没品出味儿来,重头戏就来了,诸王之下,便是群臣的赏赐和安排。

首先是有从龙之功的北平官员,而第一功臣,自然落到了燕军第一大将,在东昌朱棣身陷重围时,拼死相救以致身陷重围战死的张玉了,毕竟人已经死了,封赏自然是要高一些的,追赠张玉为英国公,加封河间忠武王,谥忠显。

第二功臣,是首倡靖难,带兵征战,安稳地方,四年以来兢兢业业的顾怀,封靖国公。

第三位是朱能,封成国公,第四位是丘福,封淇国公。

此四国公俱为奉天靖难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食禄两千五百石,子孙世袭。

公爵之下,便是侯爵,除了追封谭渊为崇安侯,谥壮节之外,还另外封了十三位侯爷,给朱棣报信朝廷动手的张信、真定一战归附朱棣的顾成均在其中。

而后又封了十一个伯爵,这连绵的封赏听得朝堂百官呼吸都有些粗重了,因为接下来,肯定就是对建文旧臣的封赏。

只是当第一个人名念出来,所有人就炸了锅,因为这头一个封赏的建文旧臣,居然是李景隆!

公爵不变,封左柱国、太子太师,增禄一千石,还是世袭?

百官哗然,这还有天理么?就因为他开了次城门?

但坐在龙椅上的朱棣只拿眼神冷冷一扫,那些炸锅的官员只得忍气吞声,继续听着,接下来便是首倡劝进的茹常,只是因为头一个劝朱棣登基,就受封奉天翊运守正文臣、特进荣禄大夫、柱国、太子太保,兼兵部尚书、忠诚伯。

好些官员后槽牙都要咬碎了。

如此大肆封赏,只是因为说了句话,看起来很不合理,但朱棣也有他的考虑,封赏建文旧臣,有利于快速稳定局势,安定人心,他想表达的,只有一个信号:曾经追随俺的,俺一个都不会忘;如今拥戴俺的,俺既往不咎,一视同仁,绝不会亏待了谁。

所以一些北平系官员投来的不解目光,他也只能暗叹一声,权当不知道了。

站在武将队列里的顾怀屏住呼吸,看了看自己的脚尖,又看了看辉煌金殿外照进来的阳光,有些不敢置信:

“国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