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6页

“没错!官家不修德,朝廷也不体恤俺们武人!河北一役,死伤恁么许多,抚恤的办法到现在也没出来!”

“还想什么抚恤?不把罪名扣在咱们头上就不错了!”

“哼,怎么没有扣?刘长腿不就被拘了?听说要杀头了!”

“他也活该,一溃千里,都跑陕西去了……”

“那也是朝廷不好,就那么几千人,怎么抵挡东贼的十万大军?另外,张孝纯不也溜了?他怎么还当永兴军安抚使?”

“人家是文官……”

“哼!文官误国!”

“对!狗屁不懂,就知道瞎指挥!”

秦桧听这话,脸色微微有点难看了。这群新军军官什么意思?怎么个个嘴上没把门的?这要是给御史听见,往官家那里一告……好像现在官家也拿他们没办法了!

这里的武官,特别是一批带兵的武官,都是什么营将、队正,人人手里都有兵!

而且其中还有不少是自己想办法招募的士兵——因为河北战场损失太大,河东战场又全线崩溃。大宋朝廷也顾不得什么祖制了,允许下面的军官自行募兵。募兵开销,都由兵部报销。

也就是说,一帮将主、营官、队正,都可以各显神通,拉人入军营了。家里面人多的就拉兄弟入伍,家里田多的就拉佃户从军,如果出身西北或昭义,那就更好了,本来那里就有从军的传统,拉人也不难。

譬如岳飞手下的900相州山地兵,都是借着他老子岳和的关系,从相州境内的太行山区高价招募来的好兵。一兵拿了岳家100缗的安家费,真正的岳家军。而带兵的几个队正,也都是岳飞的兄弟或是好友。

一营兵丁,只认识姓岳的!

如果朝廷要动岳飞,那么这一营兵不哗变也自己散去了。

当然了,如果没有这样的实力,秦桧也不会把这帮欠修理的兵头请来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