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5页

不得不说,大宋朝在开科取士方面的效率真没说的。

可惜在组织抗战方面就不行了。所以第二年一月,当金兵奔袭扬州之时,高宗赵构就只能仓惶而逃了……

而如今,开封府毕竟还没有丢,赵佶、赵桓也没有被人逮走,科举考试又怎么能不举行呢?而且那么多的举子都是去年就不远千里万里跑来开封府的,不让他们考一考就轰走,这得让多少人遗憾终生啊?

因为这一次的科举,很有可能是大宋,甚至的天下的最后一考了。

大周那边好像是没有科举的……那么多读书人寒窗多少年了,最后一考都不让,真是太残忍了。

所以在崇政殿上讨论要不要如期举行礼部试时,两府宰执和重臣们都一致认为:无论如何都要把宣和六年的礼部大比进行到底。

哪怕东贼的大炮开始轰城,城内的辟雍学宫里面照样考试!

想来东贼的兵将,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传说中炸毁了半个太原城的30斤开花弹轰到考场里面吧?

这可是要得罪全天下读书人的……武义久敢吗?

不过聚集在开封府城中的举子们还是有点不放心。因为他们也不知道考完以后,这天下是姓赵还是姓武?

万一要姓了武,这大周共和国还承认大宋的进士吗?给不给官做?进士投降收不收啊?

如果没有考上,大周共和国还给驿券让大家回家吗?

总之,人人都心中忐忑,也没什么心情复习了。举人们都只是聚集在一起,互相打听消息,商量对策……

而就在举子们忐忑不安的时候,一个让他们从头顶凉到脚底板的消息忽地传来了。

“不好啦,官家要跑了!”

暴周的军队都快过黄河了,官家不跑等着当俘虏吗?

可是官家要跑了,宣和六年的科举怎么办?没有官家,考试还能进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