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的断面是一个不规则的椭圆形,面积大约有02平方公里,公路要越过大约300米的高空才能抵达彼岸。

这桥怎么修呢?

林文思绪一转,立刻就想到了办法。

他去淮镇的物资仓库里拿了几卷钢丝绳。

一卷钢丝绳10多吨重,有几千米长,林文直接把钢丝绳扔到对面,穿入地下再扔回来。

如此反复,很快就编排出一道23米宽、300米长的钢丝绳之路。

当然,这显然是不够的,林文又回去工地上,把挖掘机的大铲斗掰了下来。

林文用大铲斗手动挖土,盖在钢丝绳之路上。

林文害怕不够牢固,又编了第二层钢丝绳之路,每条钢丝绳都深深埋入岸基,以避免脱落或牢固的情况。

林文用泥土把两条钢丝绳之路完全覆盖住,形成一个长方形整体,再用手把泥土压实,做出道路的形状。

然后,他半跪下来,五指按地。

【化土为石】

看不见的绿光瞬间没入地下,在他精神的指引下,飞速向对岸奔去。

由于泥土没有经过大锤的锻打,绿光消耗得很快。

但钢丝绳之路的泥土总量远低于大堤,绿光还是轻易抵达了对岸,直冲出数十米,以确保岸基的绝对牢固。

由于绿光剩余很多,林文让绿光回来加固了两次。

就这样,上下两层总长一万多米的钢丝绳就被牢牢地封在比花岗岩还要硬的岩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