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页

“领袖,开战至今没有守得住的防线,那是因为进攻一方都是最精锐的德意志军人。”赫斯曼说,“如果让我们来防守,那么就没有守不住的防线了。”

“没有守不住的防线?”希特勒皱了皱眉毛,“我们要从波罗的海一直防守到黑海,即便不考虑苏芬边境,这条防线会有2000公里长吧?”

“是的。”赫斯曼点了点头,说,“现在总参谋部正计划在东部和苏联接壤的地区修建一条代号为‘巴巴罗萨’的防线。防线的总长度将会超过2000公里,不过我们不会在全线严密布防,而是会采取重点防守、纵深防御和机动防御相结合的防御方式。”

在2000公里的漫长战线上采取全线严密布防是不可能,而且也守不住。如果按照一个师防御10公里的标准部署,2000公里的防线至少得投入200个师,而且还要准备反击和赌漏洞的机动部队,没有300-350个师是无论如何不够用的。而德国国防军陆军现在的总兵力也没有那么多,因此只能采取重点防御、纵深防御和机动防御相结合的办法。

“什么是重点防御?”希特勒问。“什么又是纵深防御和机动防御?”

赫斯曼站了起来,冲着希特勒和施莱彻尔点了点头,然后往会议室中的地图台走去。希特勒、施莱彻尔和其他与会的高层人物,也都跟着一起到了地图台边上。

地图台上铺着张欧洲形势图,德国“统治”的地区是蓝色的,苏联是红色是,英国则是黯淡的灰色。

赫斯曼拿起一根指挥棒,首先点了点地图上波罗的海沿岸地区,说:“波罗的邦是需要重点防守的。库尔兰半岛、里加湾周围,还有森林密布的爱沙尼亚都有比较容易防守的地形。而且我们在那里经营多年,在边境地区已经有了非常完善的防御设施。”

虽然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苏德关系一直比较良好,但是波罗的共和国和现在的波罗的邦始终在提防苏联。当然不会去破坏苏德边境地区的“生态环境”,所以现在波罗的地区的苏德边境线仍然被大片森林覆盖,对防御一方比较有利。而通过森林地带进入苏联领土的铁路公路,都有要塞级的防御设施负责守卫。

而且,德国还在波罗的邦的沿海地区修建了大量的军用机场,可以在那里部署中远程轰炸机以威胁列宁格勒,甚至可以从那里派出飞机去轰炸苏联首都莫斯科。

另外,只要德国守住波罗的邦,苏联红军就必须重兵守卫白俄罗斯和列宁格勒,以防德军从波罗的展开大反攻。

“除了波罗的邦,西乌克兰和喀尔巴阡山一带也是需要重点防守的。这包括了加利西亚-西乌克兰大公国的部分领土、罗马尼亚王国的领土、匈牙利-克罗地亚王国的部分领土和波兰的喀尔巴阡省、小波兰省。和波罗的邦的情况差不多,西乌克兰-喀尔巴阡地区的地形同样有利于防守。而且,那里还是我国的煤炭、铁矿石、石油和有色金属的重要采集地,必须不惜代价予以保卫。”

说到这里赫斯曼接着又将指挥棒指向了波兰中部、北部和立陶宛南部地区。

他说:“我们在北线的波罗的邦和南线的西乌克兰-喀尔巴阡山采取重点布防的同时,在巴巴罗萨防线平坦的中间地区,约700公里长的防线上采取大纵深和机动防御……也就是只在一线依托原先毕苏斯基防线遗留下来防御工事部署波兰防卫军和立陶宛防卫军,同时将维尔纽斯、华沙、比亚维斯托克、卢布林和华沙要塞化,部署精锐的德国国防军。而在第一道防线和维尔纽斯、华沙、比亚维斯托克、卢布林和华沙的后方部署强大的装甲集群用于反击。”

“一个大的u型包围圈?”希特勒凝视着地图,仔细听着赫斯曼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最后抬起头问,“帝国元帅,你准备用一个超级u型包围圈把斯大林的几百万红军都装进去?”

赫斯曼点了点头,笑着回答:“如果斯大林真的把他的几百万红军派打攻打我们,那么他们肯定会被我们全部消灭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