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页

娜塔莉接着说:“有人以‘一个德国布尔什维克’为名,在《真理报》上发表了题为《德国到底是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文章。另外,《真理报》还在重要版面刊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继承人基拉女大公成为德国太子妃的消息!”

她看着赫斯曼,说:“元帅,《真理报》是苏联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刊物,上面的文章和消息都是具有政治导向意义的……像《德国到底是不是社会主义国家》这样的文章,如果没有经过布尔什维克党宣传和鼓动部的批准,是不会刊登在《真理报》上的!”

“苏联也在为开战造舆论了!”赫斯曼当然知道《真理报》上的文章有多少份量。

“是的。”娜塔莉严肃地说,“意识形态对苏联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苏联布尔什维克党将我们称为‘社会主义同志加兄弟’,那么战争就不会马上爆发。”

这是苏联式的政治正确,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挂帅,苏联红军是不大可能对“社会主义同志加兄弟”和“世界革命的伟大战友”发动突然袭击的。

如果这种背信弃义的突袭能直捣柏林也就罢了,但是德国哪里那么好对付。虽然赫斯曼没有主动进攻苏联的想法,但是并不等于他会不在东部边境做好防御准备。实际上在波兰战役结束后,德军就一直在加强东部(包括波罗的、西乌克兰和波兰)地区的防御,根本不存在什么被突然袭击的可能性。

而苏德战争一旦打成伤亡惨重的持久战,苏联人自己的思想就要乱——怎么就突然对世界革命的好同志好兄弟下手了?这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吗?该是不是中央出了共产主义的叛徒吧?

因此斯大林也不会天真的以为能用一场偷袭打败德国,他如果真的想和德国开战,就必须先进行政治思想上的准备。一定要让善良的苏联人民认清德国纳粹的真面目!

第513章 打赢才是硬道理

“……在综合分析了各方面的情报之后,总参谋部认为苏联正在准备同我国开战!不过苏德战争不是必然会发生,更不会在短期内爆发,因为苏联并没有完成战争准备。”

在1941年8月8日的统帅部例行会议上,国防军总参谋长帝国元帅赫斯曼轻描淡写地通报了苏联正在准备战争的问题。

在他看来这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因为苏联布尔什维克党才刚刚开始造舆论,而且现在已经是8月份了,最多再过3个月波罗的沿岸地区、波兰、乌克兰和芬兰等地的气候就会变得不适合作战。苏联红军真的要发动进攻,也得等到1942年春天。

“根据国防军总参谋部所掌握的确切情况,苏联红军陆军目前的情况也很难承担大规模机械化突击。虽然苏联红军拥有大量的坦克,数量比我们拥有的多一倍以上,但是他们没有足够的汽车使步兵、炮兵和后勤实现摩托化。目前苏联西部的三个军区,西部军区、西南军区和北方军区,一共只有15万台汽车,而整个苏联红军拥有的汽车总数也只有27万台左右。而且这些汽车的性能和质量普遍较差,很难满足机械化战争的后勤和步兵机动的需要……”

赫斯曼接着又开始分析苏联红军陆军的战备情况,在这个时空苏德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都要比历史上更大。因此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部对苏联国防力量的了解也更加全面。

苏联的战争能力无疑是非常强大的,红军拥有的飞机、坦克和大炮的数量都远远多于德军。但是红军也有一个很难克服的弱点,就是没有足够的汽车可以使步兵和后勤摩托化。虽然在苏联的两个五年计划中还是很重视发展汽车工业的,但是苏联汽车工业的发展始终不大理想,截至1940年,苏联的汽车年产量只有区区的1454万辆,其中载重汽车136万辆。

1454万辆的汽车年产量虽然也不算少,但是还达不到德国的三分之一(这还是在德国为了节省燃料而限制了民用汽车生产后的产量),甚至比法国在1939年的产量还少一些。考虑到苏联土地的辽阔和红军数量的庞大,这点汽车只能作为铁路运输的补充,而无法在铁路线部分瘫痪(遭到轰炸或是深入敌方领土)的情况下,为200万或是更多的重装部队提供运输和后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