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页

但是宋朝的宦官升到一定的级别后就会转武资,成文重武轻的大宋武官中的一员!而这些宋朝没卵子的武官还不一定是挂名的,整个宋朝是很有一些带兵打仗出名的宦官将军,仅仅是入传的真会打仗宦官将军就多达18人!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徽宗朝曾领枢密院事,统帅大军伐辽的童贯。

虽然童贯伐辽的仗打得不怎么样,但总归还是真知兵的,可是南宋的那些挂着承宣使、观察使名号的大宦官对兵事可就一窍不通了,因为自宋廷南渡开始,便没有领兵打仗的宦官了。官拜正四品保康军承宣使的董宋臣也不例外,别说领兵打仗了,连战场都没有上过一回,也不敢上!这回被官家赵昀派了个点人头的差事,而且刚一过江就被蒙古人围困在了扬子桥,连跑都没地儿跑,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不过还算走运的是,蒙古人只是围城,并没有攻打,显然是打定围点打援的主意,拿这位董宋臣当个鱼钩,想钓出贾似道这条又奸又滑的大鱼了。

一个游骑队将在贾似道的帅旗下勒住战马,翻身下来就在贾似道跟前扑通跪下,大声报告:“相公!相公!鞑子兵已经将扬子桥团团围住啦,足足好好几万人,还有万余鞑子骑兵!”

听到有上万鞑子骑兵,围在贾似道身边的诸将和幕僚,都暗自吸了口凉气,只有奸臣本人还镇定自若,轻轻一挥手:“知道了,下去领赏吧。”

“诸位,”奸臣的目光四下一扫,将诸将面部细微的变化尽收于眼底,淡淡一笑,“官家的天使就在扬子桥,正好亲眼目睹我等如何摧破北虏大军,诸位的功劳,立时可以上达天听,如此可好啊?”

还别说,这奸臣真是有几分大将气度的,怪不得可以让蒙哥忽必烈都在他手底下吃亏。

陈德兴也在诸将之列,听了贾似道的话,暗自点点头,便带头高呼:“某家愿随相公破北虏于扬子桥!”

“某家愿随相公破北虏于扬子桥!”

一众武夫连忙跟着呼喊,还真有几分士气高昂的样子。

贾似道捋着胡须,满意的点点头,将目光投向了陈德兴,微笑着道:“庆之,今日一战,全要看炮军如何建功了!”

这话一出口,陈德兴就感到十几股嫉妒的目光在自己身上扫来扫去。独食上次已经吃过了,这次要再吃恐怕真要人见人恨了。

“相公,炮军乃是器械兵,无法接敌肉搏,若无诸军遮护,鞑子骑兵只消一阵践踏,俺们就得全军覆没。这今日一役,还是要靠枢密相公运筹帷幄,靠诸军将士搏命而战,俺们炮军不过是居后应援,能分润上一成功劳已经心满意足了。”

还懂些道理。贾似道目光扫了下诸将,“诸君以为如何?”

“某家但凭相公吩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