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页

“当然了!”朱济世道:“总体战就是要动员全国军民的力量用于作战,昔日战国时期的秦国实行的就是总体战。”

左宗棠思索了一下,“但是秦国的总体战是由国家控制的,不是由秦王个人控制的。”

老左也不是傻瓜,怎么会看不出皇室财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简直都快成了影子政府了呢?如果再接着《战时产业促进法》控制了大明的出口,将来内阁不仅要看皇上的脸色,搞不好还得看皇室财团总经理的脸色呢!

“左相想让内阁控制这些商会?”

“正该如此。”

朱济世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绝对不成,内阁的文官哪里懂产业?”

这是事实,大明现在几个大宗出口产品中的生胶、棕榈油和黄连就是朱皇帝发展起来的。剩下的几个,则是上千年的积淀,和内阁文官们没有什么关系。

“那更得让内阁参与,这样内阁的文官才好跟着皇上学习啊。”左宗棠也言之凿凿,“臣知道,论起发展产业,皇上的本事是全世界第一,臣等万万不如。所以,内阁官员都想拜皇上为师,学习产业促进之经验。不如就将工商促进会改为产业促进总会。让郑王和刘慕文做正副会长,再选派一些年轻官员充任干事如何?”

“郑洪?他的右丞相兼殖民地大臣还当不当?”

“产业促进涉及国之根本,郑王哪里还有空管内阁和殖民地事务?不如由郑王专任产业促进之责吧。”

这是要把郑洪从右丞相的位子上踢走!朱济世不由咂了咂嘴。这大概就是左宗棠支持《战时产业促进法》的条件吧?

“那右相给谁来当?”

“臣举荐大学士府首席大学士骆秉章。”左宗棠道。

左宗棠和骆秉章当然极其投缘的。而且骆秉章不是个主意很大的人,在朝中也无党无派可依,如果当了右丞相一定不会对左宗棠有所制肘。

“殖民地事务大臣呢?”

“臣举兼绥远巡抚苗沛霖。他是中原豪强,熟知中原民风,现在官府动员移民的重点地区就是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