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未来不管是谁登基大宝,只要这天下是李家的天下,这龙椅之上坐着的是李氏子孙,本王就不会多加干涉……”

“不过,本王可以保证,不管将来如何,只要本王还有一口气在,定要护住殿下周全……”

听闻李孝恭的话,李根起身施礼说道。

“侄儿,多谢伯父。”

李根自然知道,李孝恭能够给出这样的承诺,已经是给了自己最大的承诺了。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苦衷,不甘和无奈。

“殿下,看来你已经执意要走上那条路了……”

“伯父,除此以外,侄儿,还有退路可走吗?”

“即便是侄儿,一直稳居西域之地,未来一道圣旨下来,恐怕侄儿的命运,远不如伯父现在这般……”

李根的话,让李孝恭瞬间红了眼眶。

“唉……本王也实在想不明白,世民为何会如此行事?”

“唉……实在是太难了,设身处地为世民想想,殿下的功劳也实在是太大了,封秦王实不为过!”

书房里面,瞬间陷入短暂的安静之中。

“伯父,侄儿还要去拜访叔父江夏郡王,侄儿先行告退了……”

二人又聊了片刻后,李根微笑着起身告辞。

“本王送送殿下……”

李孝恭和王妃,将李根和秦王妃,亲自送出郡王府门口。

江夏郡王李道宗的府邸,距离河间郡王的府邸并不远。

李道宗现任礼部尚书,长孙无忌早先的吏部尚书被马周顶替后,任礼部尚书,可是李世民感觉还是有些不妥,去年又将长孙无忌调任工部尚书。

空缺出来的礼部尚书一职,则由原鸿胪寺卿李道宗担任。

李道宗一家,对秦王殿下携秦王妃前来,尽皆非常高兴。

一番施礼过后,李根跟随李道宗往客厅而去。

这是李根第一次,拜访江夏郡王府。

李道宗自然不会像李孝恭那样,和李根去书房叙话。

“雪燕见过秦王殿下,见过秦王妃……”

客厅里一位十多岁的少女,起身盈盈施礼。

果真是人如其名,少女皮肤胜雪,声音悦耳动听。

“殿下,这是本王的次女,李雪燕。”

李根闻言,微笑着点点头,说道。

“皇妹不必多礼,爱妃,将礼物给皇叔送上。里面有皇妹的一面琉璃镜子,和诸多饰品。”

“雪燕多谢,秦王殿下,多谢秦王妃……”

小丫头,再次盈盈施礼道谢。

别人不知道,李雪燕的未来。

做为穿越者,李根可是非常清楚的。

五年以后,松赞干布便会开始搞事情,然后会派使者前来长安城,请求大唐天子,赐一位公主与他。

被赐婚的公主,正是眼前的李雪燕。

也就后来的文成公主。

贞观十五年,上元节,李道宗跋山涉水,一路护送自己的女儿抵达吐蕃。

其中辛苦和心酸,可想而知。

“皇叔,雪燕真是聪慧有加,伶俐过人。”

“殿下过奖了,这孩子聪慧倒是真的,远没有过人之处。”

“本王让她自幼吃了不少苦头啊,直到她生母病重,本王才知道河南道还有这样一位女儿……”

“唉,待本王收到信后,派人接她们母女,只剩下这可怜的孩子了……”

“眼下,本王对她属实溺爱了一些,也算是弥补以前的亏欠吧……”

提起往事,李道宗也是不胜唏嘘。

李道宗能初次见面,就如此畅谈自己的隐私之事,那是妥妥的没有把李根当外人。

“皇叔,能否借一步说话?”

“殿下,跟我到书房来。”

秦王妃留在客厅,陪江夏王妃和李雪燕叙话。

李道宗则带着李根,往书房而去。

“殿下,未来的从龙之路上,我和河间郡王已经商议过了,你们这些皇子,我们谁也不会相帮。”

刚刚在书房坐定,李道宗开口见山的,直接开口说道。

李根闻言,微笑着点点头。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只要河间郡王和江夏郡王二人,这个也不帮,那个也不帮,就是对他最大的帮助。

毕竟做为宗室,仅存的两位郡王,他俩现在一个手握兵权,一个手握实权。

“皇叔,刚刚您说雪燕自幼便吃了不少苦……”

“以后她还有更大的苦楚……”

李根的话,让李道宗眼睛瞪的熘圆。

李根能预知未来一些事情的能力,李道宗已经从李世民和李孝恭口中得知了。

当年罗艺造反,关陇之地大旱和蝗灾,突厥部落遭遇百年不遇大雪灾,等等等等,都被李根一语中的。

“还请殿下明示……”

李道宗深吸一口气,开口说道。

他知道,既然李根能说出这样的话,而且今日前来府上拜访,想必能有解决之道。

“皇叔,五年之后,吐蕃的松赞干布,会开始不停的在大唐边境施压,届时吐蕃使者会前来长安城,请求陛下赐婚一位公主与松赞干布……”

“而聪慧可爱,伶俐过人的雪燕妹妹,便会被册封为文成公主……”

“皇叔,吐蕃那种苦寒之地,辛苦不必多言,雪燕妹妹去了哪里,可是举目无亲,再加上言语交流上的障碍……”

“皇叔,雪燕妹妹她能好过吗?”

呼!

李道宗眼睛瞬间通红了起来。

可想而知,若是事实真是如此,雪燕以后的日子,过的有多艰难,说是生不如死,也毫不为过。

“殿下可有解决之道?”

“有……”

李根干脆利落的开口回答道。

“殿下可愿出手相助?”

李道宗再次追问道。

“皇叔,雪燕是侄儿的堂妹,帮助雪燕妹妹,乃是侄儿应做的事情。”

“侄儿定当义无反顾,护佑雪燕妹妹度过难关……”

“好,真是太好了。”

李道宗眼神火热的握紧了李根的手。

“殿下,需要叔父做些什么?”

“皇叔,您什么也不用做,还是保持谁也不帮的立场即可。”

“从龙之路,侄儿会坚定的走下去。”

“绝不会再发生,血流成河,人头滚滚落地的局面……”

“好,有你这句话,叔父便放心多了,依照你的脾性,若是登基大宝,实乃是国之大幸,也是皇室众人之大幸也!”

李根离开江夏郡王府的时候,李道宗携夫人一起想送。

马车刚刚离开江夏郡王府,陛下口谕便到了,传诏江夏郡王李道宗,前往皇宫。

李道宗赶到皇宫的时候,李孝恭已经和李世民叙话良久了。

“臣,参见陛下!”

“承范,坐下叙话。”

李世民微笑着点点头,示意李道宗在对面坐下。

“承范,根儿去你那里,可有提起什么?”

“回陛下的话,秦王殿下感谢臣,多年辅左陛下,才有了大唐今日这般盛世。”

“臣以为,殿下实在是缪赞了。”

哈哈哈哈,李世民闻言龙颜大悦的点点头。

“这孩子,跟你就说了这些?怎么和跟皇兄所言一般无二?”

“回陛下的话,秦王殿下还跟臣说了一些家长里短,都是一些闲话,不提也罢!”

“对了,殿下还给臣带去礼物,臣也将备好的贺礼,赠予了秦王殿下和秦王妃。”

李世民端起茶杯,浅饮一口茶水,微笑着开口说道。

“承范,若不是你和皇兄来之前,并未谋面。朕真会以为,你俩是串通好的,说的话都一般无二。”

“陛下言重了,皇兄和臣弟的心,日月可鉴,岂敢欺瞒陛下。”

李世民微笑着点点头,没想到,李根那小子,竟然真的只是晚辈对长辈的拜访。

这小子有点不给力啊!

李世民实在有些不敢相信,他竟然没有其它想法。

魏征和孔颖达都被他问过了,二人信誓旦旦的坚称,秦王殿下只是探访,未曾谈及其它话题。

李世民现在有点疑惑,自己封的这个秦王,有点让他看不懂了。

到底是哪里不对劲?

李世民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朝堂之上,状元学院出身的众官员,也是奇怪的很,竟然无人登临秦王府拜见。

曾经的师生情谊,难道就这样,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流逝了吗?

这小子,葫芦里到底再卖什么药?

老子可是给你封的秦王啊?

你不在长安城搞点动静出来?对得起这秦王的封号吗?

接下来的日子里。

李根果然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整日里和秦王妃,享受二人世界。

简直是达到了乐不思蜀的地步。

期间,李根终于弄明白了满血复活,而且升级后的系统。

对于未来,李根更是充满了无限的信心。

十日后,李君羡带来的一个消息,让李世民童孔骤然紧缩起来。

“陛下,礼部侍郎赵新,和吏部侍郎刘强,昨日里私会了太子殿下……”

李世民闻言,良久没有言语。

这……

赵新和刘强都是状元学院,第一届的学生,也是李根的得意门生。

科举考试成绩非常优秀。

在地方任职两年,深受百姓爱戴,去年刚刚被破格任命为吏部和礼部侍郎。

李世民皱眉思索良久,突然眉头舒展开来。

一个大胆的想法,让李世民差点拍手叫好。

果然是老子英雄儿好汉啊,这小子竟然玩这一手。

这可是老子当年玩剩下的。

若是承乾就这样轻易相信他们的话,唉,这太子也真是太失败了。

想到这里,李世民开口说道。

“君羡,密切关注就行,莫要打草惊蛇……”

待李君羡离开御书房后,李世民端起茶杯,嘴角弯起一抹弧度。

臭小子,老子倒要看看,你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