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岳父大人,眼下离开长安城是最为明智之举……”

李根压低声音,在魏征耳畔低语了足足盏茶时间。

魏征脸上的表情,也愈发的精彩了起来。

“好一手,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魏征忍不住开口赞叹道。

心里越发,对自己这乘龙快婿,从龙之路充满了信心。

“岳父大人,状元学院出身的一干官员,还请岳父大人多多照拂,这里有一封书信,岳父交给马周尚书即可……”

“贤婿尽管放心,此事保证不会有第三人知道,贤婿,房相杜相他们那里?”

“都已经安排好了,决定将杜荷和房遗爱带回来之前,我已经有了打算,今早看到房相杜相的表情,我心里也算是踏实了……”

“霍国公和代国公,有柴令武和李德奖,想必问题不大,最起码他俩即便不表态,也绝对不会倒戈,如此就是最好的局面了……”

“这几日,我不会去拜访任何一位重臣,也不会让状元学院出身的官员,去秦王府拜见。”

“唯一的例外,便是孔大师,此事已经得到父皇的准许了……”

听完李根的话,魏征手抚胡须,不断的点头。

“岳父,书玉回来以后,就让他在府里待着,等下月初九和清河公主的大婚即可……”

“时辰不早了,若是在魏府待的时间过久,怕是惹人生疑。”

李根携秦王妃,离开魏府。

魏府上下一直送到坊道外。

魏征之所以如此大张旗鼓的相送,自然也是做给人看的。

越是这样,越显得内心坦荡荡。

孔府!

整个长安城赫赫有名的府邸。

不是因为府邸多么宽大,也不是因为府邸多么豪华。

因为里面住着的人,乃是儒家大师孔颖达,现任国子监祭酒,整个大唐文化部门的最高官员。

尽管已经年迈,孔大师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

午膳过后,睡个午觉,乃是孔大师近些年来,养成的习惯。

自从在状元学院,跟随李根养成这个午睡的习惯之后,孔大师感觉,对身体有莫大的好处。

可是,今日里,孔大师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李根回来了,昨日因为孔大师去了国子监,未曾见过李根一面,这让孔大师感到非常遗憾。

今日一大早,王冠加冕之时,孔大师激动的差点落泪。

秦王?秦王?

孔颖达做梦也没有想到,陛下竟然会册封李根为秦王。

这两个字的意义太非凡了,想不让人震惊都难。

圣意难测啊!

陛下是真的有意培养秦王?

还是将秦王放在火架上烤?

或者二者皆有可能?

孔颖达心里,也揣摩不透。

外面隐约传来了马蹄声,听声音绝对不是一匹马。

孔颖达突然坐起身来,马蹄声越来越近,至少是四五匹马蹄的声音。

天子驾六,王侯驾五!

马车还恰巧停在了孔府门口,让孔颖达立即整理整理衣襟,戴上冠冕,取出李根赠予的镜子,好生整理一番。

外面响起了扣门声。

孔颖达步履匆匆的推门而出。

看到管家欲要往门口走去,孔颖达挥挥手,示意自己亲自去开门。

第六感觉告诉他,是他来了,那位曾经惊艳整个长安城,带给孔颖达无数震撼和美好回忆的少年郎,他来拜访孔府了。

孔颖达走到门口,深吸一口气,亲手将孔府大门打开。

央入眼帘的,正是那张无比熟悉的笑脸。

“臣,孔颖达参见秦王殿下,参见秦王妃!”

“学生李根,见过孔大师!”

二人几乎同时脱口而出。

“孔大师,学生昨日未能前来拜访,还请大师见谅……”

“殿下,王妃。快请府里叙话。”

孔颖达激动的开口邀请道。

“爱妃,你去陪陪师母,把咱们备好的礼物带上……”

魏芬芳微笑着一口应允下来。

李根跟随孔大师,往孔府客厅而去。

管家奉上茶水以后,便施礼退下了,客厅里面,只有孔大师和李根二人。

“殿下,您能回来,真是太好了。听闻殿下率军杀敌,老夫这心里真是担心的很呐,多少个夜里都是彻夜难眠……”

“让大师为学生担心了,学生远在轮台城,也甚是挂念大师……”

二人多年不见,难免唏嘘一番。

“殿下可知,这秦王封号的意义?”

一番叙旧以后,孔颖达直奔主题,既然心中已经做好了打算,趁着李根登门拜访的机会,若是再不说的话,以后怕是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就这次拜访孔府,刚刚孔颖达也得知,李根是亲口启奏过陛下的。

“大师,学生岂能不知,这秦王封号的意义,昨日立政殿里,虽然一片兄友弟恭,其乐融融之像,可是,出身帝王家,表面祥和的背后,乃是步步惊心……”

“从龙之路上,注定会异常艰难……”

孔颖达闻言,立即激动的站起身来,双眼火热的注视着李根。

“殿下,您决定了?”

“大师,事已至此,您觉得学生还有其它道路可走吗?”

“若是学生最终登基大宝,父皇和母后的诸多皇子,公主。学生可保他们众人平安,终生富贵……”

“若是换做其他人的话,十有八九,会是一场腥风血雨,血流成河的局面啊……”

“殿下英明,臣,孔颖达,愿助殿下一臂之力!”

“大师,学生不会让您失望的……”

二人在客厅私语良久,别看孔颖达平日里不甚结交百官,可是他眼睛却明亮的很,更何况,天下士子何其之多。

国子监祭酒,可谓是桃李满天下,朝堂之上状元学院出身的官员,既是李根的学生,也是孔颖达的学生。

关键时候,只要他一声振臂高呼,所掀起的浪花,绝对不是一般的大。

“大师,好好照拂咱们的那些学生,不出意外,他们肯定会最先被人针对。”

“所以,安全起见,学生大婚过后,便会再次重返轮台城……”

“殿下还要返回西域?”

孔颖达不解的开口询问道。

“大师,如此方可为学生,争取更多的时间……”

李根将在魏府,跟岳父说的一番话,再次跟孔大师简单诉说了一番。

孔颖达闻言,郑重的点点头。

“好,既然如此,老夫一定会照拂好咱们的学生的,若是有人敢动他们,老夫不惜性命,也要让陛下出面,主持公道……”

听闻孔大师的话,李根微笑着开口说道。

“大师不必如此,以退为进,方为上策……”

“学生已经,分别跟房相杜相,马周等人,捎去书信了。”

“若是朝堂之上,实在有人容不下他们的时候,可以回到地方任职,关键时候,在地方任职,不一定比在朝堂之上,起的作用小……”

“而且若是他们能有几人,投奔另一方的话,那未曾不是一件坏事……”

孔颖达闻言,瞬间眼睛闪亮了起来。

妙啊!

实在是妙啊!

打入对面内部,孔颖达彻底被李根的计谋所折服。

“殿下言之有理,那河间郡王和江夏郡王哪里?殿下如何盘算?”

河间郡王李孝恭,江夏郡王李道宗,眼下都是手握实权之人。

“大师,两位郡王,可是皇亲国戚仅存的硕果了,更何况,河间郡王曾经有过一次莫须有的造反罪名。”

“皇家的幸与不幸,都在一念之间啊,学生是他们的晚辈,该拜访还是要拜访的,至于学生心中所想,还是不能告诉两位郡王!”

听了李根的话,孔颖达手抚胡须,思索片刻后,赞许的点点头。

“大师,学生暂且告退了,回宫以后,学生奏请父皇,前去拜访河间郡王和江夏郡王,明日起,一直到学生大婚之日,秦王府都是闭门谢客……”

李根带领秦王妃,离开了孔府。

孔颖达和夫人一直送出门外,直到马车走远以后,孔颖达方才转身回府。

李根回到皇宫。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依然还在立政殿内。

“父皇,母后。儿臣从魏府出来后,直接去拜访了孔大师。”

李世民微笑着点点头,他自然知道李根的一举一动,就连何时离开魏府,何时去的孔府,李世民都尽数一清二楚。

“父皇,母后。儿臣想去拜访下河间郡王和江夏郡王,明日起,儿臣除了每日给父皇和母后请安,便开始闭门谢客了,好好陪陪王妃……”

“哦……”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齐齐往秦王妃看去。

看来,他们精心挑选的秦王妃,很对李根的胃口啊!

这小子,竟然都要闭门谢客,专门陪她了……

“好,好,好,父皇和母后,也盼望着,早日再抱上皇孙呢……”

“去吧,看你这副模样,在魏府饮了不少酒,晚宴莫要再贪杯了。”

“儿臣,多谢父皇和母后厚爱,儿臣晚宴不会再贪杯了。”

李根携秦王妃,施礼退下。

河间郡王的府邸,李孝恭正在欣赏歌舞。

河间郡王府,仅仅是歌姬和舞姬,就多达上百人。

与世无争的河间郡王,每日里过着,潇洒而惬意的生活。

“王爷,王妃。秦王殿下和秦王妃来了……”

当年郡王府,那位慈眉善目的老管家,已经在三年前去世了。

眼下是一位年轻利落的后生。

“哦……”

李孝恭闻言,急忙站起身来,往外走去。

“侄儿携侄媳,见过伯父,见过伯母。”

“秦王殿下,秦王妃,快快免礼,快快免礼!”

李孝恭微笑着,握住了李根的手。

“伯母,这是晚辈们的一点心意。”

魏芬芳手捧一个锦盒,送到了河间郡王妃的面前。

“哈哈哈哈,伯父和伯母,也早已为你们备好了贺礼。”

“爱妃,你陪秦王妃去客厅叙话,将咱们的贺礼送上,本王带秦王去书房叙叙旧。”

河间郡王府的书房里,李孝恭和李根相对而坐。

“本王早就料到会有今日,只是没有想到陛下会册封殿下为秦王,实在是没有想到啊……”

“伯父以为,对侄儿来说,是福还是祸?”

李孝恭万万没有想到,李根竟然会有如此一问。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倚。”

“殿下,本王早知你绝非常人可比,可是未来……本王帮不了你,真的是有心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