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西征,徒劳无功

“”</p>

孔丘的这一番话,也是不无道理的。</p>

如历史上的永乐皇帝朱棣,声势浩大的五征漠北,使边境稳固,但是在庆忌看来,朱棣的所作所为,实在是划不来。</p>

朱棣一征,由于路途遥远,朱棣心中堤防,此次出兵空前规模达到了五十万。</p>

在征伐路途上,五十万人的消耗量相当巨大,但是朱棣此次出征三个月后才偶遇几只小股敌军,几个月后才真正遇到本雅失里军,虽然大败敌军但仍是让本雅失里汗逃脱。</p>

由于后期补给问题,一征虽然成功,但是相比消耗不值一提。</p>

二征漠北如何</p>

朱棣再一次派出五十万人马。</p>

在忽兰忽失温,五十万明军遇到三万瓦剌军主力,但是人数的优势完全没有显现。</p>

最后的结果是瓦剌军败逃,但是明军的损失显然超出瓦剌军甚多。</p>

如果不是神机营超常发挥,此战结果仍未可知。</p>

瓦剌部十几位王子被擒,但明军大将也损失殆尽,无奈之下,朱棣带着可怜的胜利班师。</p>

其余三征、四征、五征,朱棣“弥望荒尘野草,虏只影不见,车辙马迹皆漫灭,疑其遁已久”</p>

根本没有多少的战果。</p>

劳民伤财如此,朱棣实在称不上一个“大帝”。</p>

这要是换做庆忌,有大明那种强盛的国力,早就打到西欧,至少饮马多瑙河流域了。</p>

“大王,臣以为右丞相所言极是。”</p>

作为孔丘的弟子,治粟内史曾点站了出来,朝着庆忌躬身行礼道“西北的羌戎,与之前的西戎八国不同。”</p>

“西戎八国早年就已经跟周室、秦国接触,文化颇为相近,属于半农耕、半游牧的戎狄国家。”</p>

“西戎在自己的地盘上,兴建城邑、碉堡,设立村、寨,效彷华夏之制,称王立国。”</p>

“而羌人则是彻头彻尾的戎狄。”</p>

“他们不习华夏之礼节,不知礼义廉耻,若上古时期之野蛮人。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p>

“我大吴即便是大兵压境,恐怕都极难找寻到羌人部族的所在之处,进行一战。”</p>

“请大王明鉴”</p>

rg</p>

rg。rg,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