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6章 西征,徒劳无功

“西北的广袤原野,或有荒漠,臣曾经察看过。”</p>

“那里的河湟谷地,水草肥美,适宜耕种,适宜放牧,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自古以来也是兵家必争之地,通往西域的咽喉要道”</p>

“若不能开辟羌地,则商路可能被羌人截断,无法维护吴国以及东西方商贾之利益,会使国库的收入有所减少。”</p>

“若羌人常年作乱,劫掠边陲,威胁到商路,恐怕我吴国每年出兵镇压,或是跟羌人长年累月的军事对峙,都将耗费不少。”</p>

“与其如此,何不一劳永逸,彻底解决掉羌人之乱”</p>

“善”</p>

孙武的说法,让庆忌微微颔首,表示赞同。</p>

他的这一番言论,也已经说服了孔丘、文种、曾点、计然等大臣。</p>

毕竟,丝绸之路现在每年给吴国到来的收益,就不是一个小数目。</p>

在很大程度上,奉行轻徭薄赋,藏富于民政策的吴国,每年收上来的赋税,都只能“取之于民,用之于民”。</p>

为什么吴国的国库仓禀,钱粮可以堆积如山</p>

原因就在于,通过丝绸之路,吴国每年都能收取大量的关税、商税,将丝绸、茶叶、陶瓷、精盐、香水、肥皂、香皂等商品大量兜售到西方,让吴国赚得盆满钵满。</p>

这其中的利润,让人很是心动</p>

由此可知,吴国岂能容忍羌人威胁到自己的财路</p>

再者说,河西之地河西走廊,也不是真正的贫瘠之地。</p>

河西走廊地域辽阔,地形复杂。</p>

其境内有高入云际的祁连山雪峰、凉州平原、有绵延起伏的大黄山、有一望无垠的辽阔草原、有飞珠泻玉的河流</p>

从祁连山流下来的雪水和地下水形成了几十条大大小小的河流,灌既着河西走廊的万顷良田,使这里成为甘肃的天然粮仓。</p>

同样的,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p>

在原来的历史上,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都是地沃物丰的繁华之地。</p>

唐代诗人岑参的“凉州七城十万家”和元稹的“吾闻昔日西凉州,人烟扑地桑柘稠。葡萄酒熟恣行乐,红艳青旗朱粉楼。”</p>

都是当时河西历史的真实写照</p>

“大王,臣还是以为不妥”</p>

右丞相孔丘站了出来,长叹一口气,向庆忌进言道“动辄大战,始终是劳民伤财之举。”</p>

“夫河西之地,地形复杂,草原上、戈壁上的羌人骑兵,自小长于马背上,他们骑着马匹来去如风,行踪飘忽不定。”</p>

“纵然我吴国有铁骑、弓弩之利,羌人若不敢与我军一战,恐怕动辄大军,亦是徒劳无功。”</p>

“请大王慎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