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内忧生则外患至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2909 字 3个月前

五千顷,那便是超过五十万亩的田地,尽数皆在周王府名下。然而其中却只有五万亩是真的入了王府的,余下从未有被收入王府内。

这说明了什么?

朱允熥眉头愈发凝重,目光冰冷如渊。

老五叔说的没有错,一旦动了开封府,则整个河南道都会被波及,甚至就连朝堂之上也有徒然生出一片纷争,乃至于将如今刚刚走上对外扩张,输入资源,输出矛盾的国策给重新拖下水。

朱橚无声的感慨良久,默默的抬头看向身边的朱允熥:“事情总是要一步一步的来,饭也是要一口一口的吃。牵一发而动全身,引一府之地动荡整个大明,难道便是熥哥儿你希望看到的?

五叔现在便是悔不该当初,却又积重难返。当初五叔方还年少,事事急躁,有感天地生养本草与万民之利,却察宋宫王府拮据,方才行将差错。

一步一步……一步一步……一步步的到了今日。”

说到这里,朱橚悄无声息的看向陷入沉思的朱允熥。

朱橚忽然低声道:“曹智圣虽为兰阳县不过一年,却在开封府为官十数载,自一介典吏而起,举子之身走到了一县知县的位置。

既然你已拿到曹智圣的东西,自也是知晓,开封府到底是个怎样的光景,我大明地方上又是个什么模样。

裴本之可戴枷请罪,本王负罪日久,亦可戴枷赴京,此生为一囚徒。

只是万望皇太孙以大明社稷为重,不可再叫天下生乱,百姓再回三十载前那乱世危局之中。”

朱允熥沉默着,许久都不曾说话。

老五叔现在就是因为自己,故意提了一句有关曹智圣手上证据的事情,所以才会如此的长篇大论。

他在为自己争取最大的的宽恕。

来自于老爷子的宽恕。

这让朱允熥不禁对那些此刻还被放在开封府府衙后面,某一根横梁上的证据,愈发的感到好奇。

到底是什么事情,会让堂堂的大明朝周王殿下,能够表现出豁出一切,只为了求一个圈禁京师。

那些账本证据,必须要拿到手!

“五叔,开封府的事情如何,朝廷的事情如何,这些侄儿做不了主。侄儿只知道,这一次五叔要是处置不当,恐怕……”

朱允熥再一次故意停顿了一下。

这让原本还心存幻想的朱橚,心中猛的一个咯噔。

他在开封府衙高楼之上,对上官文虎和方固薪二人说的且安心,实则上是对他自己说的。

主动交代错误,主动承认错误,主动接受惩罚。

至于开封府,至于那些人?

管他是洪水滔天,还是血流滚滚。

自己趁早从这些事情里面抽身,才是真的要紧事。

然而现在,朱橚看着眼前这位皇太孙大侄子,不由想到此刻远在应天城里的自家老爷子。

朱橚不由的打了一个寒颤。

他上前一步,拉住朱允熥的双臂:“熥哥儿,五叔便是当初年少不知事,犯下了些错,可五叔并未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啊。五叔今日之言,亦非虚张声势,故弄玄虚。开封府等地官府便是有错,也不可轻易动之,中原不能乱。”

朱允熥默默挣脱开,退后了两步,目光平静的看着脸上渐渐露出惶恐和不安的大明周王殿下。

他哭笑不得的摇着头:“五叔,您是爷爷的血脉,是大明的宗室。您便是想做些什么事情,也大可上奏爷爷便是。再不济,父亲也自会照顾五叔你们这帮兄弟的。

难道没了下面这些蝇营狗苟,五叔你便不能编纂医书了?难道没了下面的迎来送往,五叔便不能安居旧时宋宫?难道没有了这些个贪赃枉法,枉顾大明律法,漠视大明百姓,五叔你便能安心?”

朱橚两眼渐渐的失去了光彩。

在现在的大明,所有人都清楚的知道自家的老爷子是个怎样的人。

可往往,人们又会在巨大的利益面前,选择性的忘记这一点。

这一切都是因为侥幸心理所带来的问题。

朱橚长叹了一声。

朱允熥开口道:“五叔,如果现在是我的话,最好的选择就是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然后怎么来的,就怎么回王府。”

反正老五叔还不知道,自己现在并没有拿到证据。而自己却已经想好了,要用他去对付开封府这一次爆发出来的问题,替老爷子和朝廷背一次锅。

倒是朱橚听到这话,脸上顿时露出惊讶和不解:“为何要这样?熥哥儿,这时候你五叔不该是回……”

“该回周王府!”朱允熥抢过话茬,上前托住朱橚的手臂,他诚恳真挚的开口道:“坦白从宽,立功减罪,乃至功过相抵。”

朱允熥如同一个浑身散发着光芒的天上来人,劝导着犯错的世人,循循善诱,劝人向善。

内心慌乱不知所措的朱橚,猛的抬起头,好似是狂风大作、黑云压境的孤岛上的一只搁浅船只,忽然之间看到眼前的海面上显露出一抹光亮来。

“熥哥儿!”

“救救五叔!教一教五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