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如果按照普通客运,一来一回小十天过去了,黄花菜都凉了。

江太川想了想,“这个不难,南疆到上海有直达军列,是专门接送支边青年、运输战略物资的。如果有其他货运需要,可以向领导申请借用,到时候在太丰县转停就行。”

直达军列,速度快、停靠少,在时效上能缩短一两天,是绝佳选择。

“那就这么定了,江连长,我们等您的好消息!”

校嘉华满意地伸出右手。

.

提着一口气,回到招待所,校嘉华终于能放飞自我,在床上躺平补眠了。

昨天的酸痛还没有散去,她困得不行,仝其芳却围着她,话匣子关不住。

“笑笑,今天这事十有八、九会成。你说,你咋就那么聪明,能想到请知青吃烤包子呢?”

校嘉华扶额:“其实我本意,只是想请学生们吃顿好的。孟组长能改变主意帮咱们,完全在意料之外。”

她上辈子虽然养尊处优,没见过猪跑,但是她吃过猪肉啊。

“那帮孩子,从上海过来,能读大学,家庭条件应该都不错。到了边疆,兵团统一分配住宿,统一配发军装和日用品。衣食住行,恐怕就短在一个‘吃’字。”

民以食为天,能吃饱肚子,才有条件去谈感情,谈创造,甚至谈仁义道德。

至于说上海话,更是巧合。校嘉华只是用最朴实的方式,打动了他们的心。

仝其芳是自然灾害年代活过来的人,自然感同身受。

“笑笑,等回太丰县,我再买些冠生园的点心、大白兔的奶糖,寄给他们。都是上海的特产,孩子们一定会喜欢。”

毕竟,谁不想念家乡味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