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长安不见月 青衣呀 872 字 3个月前

皇甫惟明愕然又失望的低下头。

李林甫插口。

“圣人斥责太子,未经尚书台草拟章程,仅以口谕,乃是关怀维护。需知圣人所言一经书写,即是千秋万载难以磨灭,太子应当再三谢恩。”

李玙的眼角瞬时发红,沉沉地应了声是。

李隆基撇下他,迎着楼外落霞血光似的灿烂,笑容满面地抚掌转向众人。

“我朝定都长安百年,关中人口繁茂,向来受制于物资不足,米粮小物皆需从南方诸郡转运,千里迢迢,水陆奔波,其艰难辛苦处,耗费人工钱帛处,户部、工部两部最是清楚。如今韦卿家主持挖掘广运潭,打通从洛阳至长安的漕运,使江淮两地粮食直达京城,千秋万代泼天的好处从今日起,实有大功!”

他顿了顿,玩味地瞧着李玙。

“宜特与三品职事,授银青光禄大夫,陕郡太守外,兼任御史中丞、刑部尚书,封韦城县开国男。”

——刑部的三品职事官。

这离宰相只有一步之遥了,甚至于只要再多一件功劳,在不用升迁的情况下,加赐一个‘同中书门下三品’的头衔,就成了!

满屋子人,剔除莺莺燕燕,再除掉李玙,各个都是栋梁。

有圣人的一锤定音,裴耀卿等人自然明白该说什么趋奉,话题热闹起来,你一言我一语,表达对万县贸易会的赞美。

韦坚干巴巴地跪地谢恩,说着冗长的场面文章。

舞乐歌姬上场助兴,楼下广运潭的歌者摘掉半臂,撑船靠岸,向围观百姓贩售起货物来。

李林甫后退半步靠着梁柱思索,冷不防瞧见韦坚隔着垂头丧气的李玙,与皇甫惟明相谈甚欢,不知道在聊什么。

第275章 嫁与弄潮儿,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