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四十二章

雕版印刷需要把文字都雕刻出来,是一个天然整体,活字印刷则不同,是一个个灵活的活字,池云亭比较青睐活字印刷术。

“咱们的书籍又不是像《三字经》那样经典的启蒙读物,用雕版印刷未免有些浪费,就用活字印刷如何?”池云亭道。

而且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更省时间。

“好。”沈淳没有意见,因为印书的钱都是由池云亭出,他则只出了力,这让沈淳心里很是羞愧。

等写完,原稿先送去县衙经过县令大人的过目,等过了县令大人那关,原稿才给印刷坊送去。

池云亭最先只印了一百本书籍,并联系了上元县几家书局,先看看市场反响。

活字印刷加上排版,一百本的数量只需要三天时间,并且他们还会帮忙跑腿,把已经印好的书籍熟练的送往各书局,并不需要池云亭再多操心。

当然如此效率之下,印书的价格也很可观,毕竟光是一百本书的纸张就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好在池云亭身上还剩了点钱,竹笔生意也还在细水长流的为池云亭创造财富。

几天后,池云亭和沈淳两人编写的《科举辅导书》就出现在几个书局。

时常逛书局的文人们很快就发现那本书,更不用说书局掌柜的还积极向他们推销,道:“这可是池案首亲自出的书,绝对值得诸位一看。”

“池案首,可是去柳江府得了府案首那位池云亭池案首?”有文人听了眼睛不禁一亮道。

“终于出书了,我倒要看看他们能把书写出什么花样来。”不等那些想买的文人出声询问更多,旁边就传来一阵冷嘲热讽道。

那些对池云亭和沈淳没有偏见的文人们听了心里不满,“难道别人逼着你们买书了?你们爱买不买,何必如此折辱人。”

“怎么,他们敢写,难道还怕人评价?倒是你们,都多大的人了,居然会折服两个毛头小子。”那些人口.中啧啧道,看着那些服气池云亭和沈淳的文人们分外不屑。

这样的态度,就是泥人也得有三分火气,当即就有文人冷了眼,道:“掌柜的,我是沈淳的同窗,先给我来两本辅导书,既然阁下如此不屑,想必不会纡尊降贵的买辅导书吧?”

“我……哼,我买不买书关你们什么事,我要是不买书,怎么才能更好的批判他们?”那些文人只是不服池云亭和沈淳两个年纪比他们小,文化水平却比他们高,但他们又不傻。

池云亭和沈淳两个年纪虽幼,实力却是实打实的,要是他们出的书不名副其实,对不起他们过府试的实力,他们自然更有说的。

沈淳同窗不想他们还真会买书,一时心中怒火止住,全都化作古怪,有些哭笑不得。

算了,看在他们买书,给沈淳创收的份上,懒得跟他们计较了。

书局内的一场风波化为无形,当然很多不服气池云亭和沈淳人的自然也看不起他们联手写出来的书,决定买的人并不多。

对辅导书书籍感兴趣的,大都是科举考生以及对池云亭和沈淳没有偏见的人。

“这就是池案首和沈童生写的书吗,听说他们两个有院试的水平,写出来的书想必也不简单……”书局里的书可供翻阅,大部分考生并没有第一时间就决定买。

但是等他们在书局随手翻阅过后,很快就把书合上下定决心,带着书去掌柜处付钱。

“……对,池案首的书第一批只印了一百本,分到每个书局的并不多。”刚走近他们就听书局掌柜的跟人道。

文人们心里一紧,赶忙付了钱,科举辅导书,比池云亭和文人们想象中的更畅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