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铁屋子

左宗棠手中捧着西王府组织架构的小册子,目光逐行扫过,沉浸其中。

待通读一遍,才惊觉礼堂内一片静谧。学员们皆全神贯注地伏案答题,炭笔或毛笔摩挲纸张的沙沙声,成了这寂静里唯一的声响。

他轻轻闭上双眼,身躯微微后仰,陷入了沉思。

西王府的组织架构,单看官职之名,怪异非常,宛如拼凑而成的草台班子,让人忍不住哑然失笑。

可深入探究其精神内核,却又清晰而明确:

其一,赋权却不纵权。

赋予官员权力,是为了让他们能更顺畅地开展事务;但又严格限制权力的过度膨胀,防止地方势力坐大,避免出现难以制衡的地方“土皇帝”。这就如同放风筝,线在手中,既能让风筝高飞,又能掌控其方向。

其二,职责清晰且相互制衡。

立法权牢牢掌握在西王府高层手中,地方的行政、司法、监察则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大大增加了地方官员徇私舞弊的难度。

其三,会务、内政、军事三线并行。会务与内政相互嵌套、相互监督,就像两张交织的大网,提高了官官相护的成本。

其四,监察手段多样。

不仅将监察部门设置到基层,构建起严密的监督网络。还有密折制度,如同暗处的眼睛,使得各级官员,轻易不敢勾连同僚。

甚至有类似前明锦衣卫的秘密御史制度,人员直接从独立于内政系统之外,属于军事系统的军情局派遣。

不过,萧云骧想必深知锦衣卫制度的弊端,故而将秘密御史制度改为不定期执行,且只赋予其探查权,并无执法权。避免权力的滥用。

左宗棠这般沉思,不知过了多久,礼堂里的学员们陆续交卷,脚步声、桌椅挪动声打破了先前的寂静。

待学员们都离开后,左宗棠才缓缓睁开双眼,得出结论:这制度或许可行。

此时,礼堂学员座位上只剩他自己。讲台上,彭玉麟家的两个丫头彭雪梅和彭朵朵,正手脚麻利地帮忙整理卷子。

萧云骧远远地朝他招手,声音温和:“左先生,今日培训结束了,一同外出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