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幸福人生充满正能量

在遇到那个失去双腿的人之前,哈洛特的眼睛里只有10的麻烦事,所以他会焦虑和烦恼;在遇到那个人之后,他的眼睛里有了这90的顺利的事,所以他有了信心和快乐。

因此,如果我们希望得到信心和快乐,我们就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这90的能够顺利完成的事情上;如果我们希望生活在焦虑和烦恼之中,那么就忽略掉这90的事情,转而注意剩下的那10吧。

《我要看》一书的作者达尔是一位失明达50年之久的老人。

据她自己说,她需要将书本高高地举到与脸部平行的位置,让它们尽可能地靠近左侧有极小视觉的区域,才能看得清。

尽管生活对她而言如此艰难吃力,但她依然拒绝接受别人的同情,也拒绝接受特殊照顾。

小时候,她无法和小伙伴们一起玩游戏,就在小伙伴回家以后,凑到地上看清楚小伙伴们的玩法,然后记在脑子里。

凭借记忆,她成为最会玩游戏的一个。

学习时,她待在家里,利用放大镜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一个字一个字地记。

凭借记忆,她先后获得了明尼苏达大学的本科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学位。

获得大学文凭以后,她先是在明尼苏达州的一座乡村小学教书,后来又到了南达科他州,在一所大学教授新闻学。

1943年,她已经52岁了,却迎来了一个奇迹:她接受了一次眼部手术,结果视力比之前好了近40倍!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

第一次较为清晰而全面地展示在了她的眼前,她的兴奋溢于言表。

在她看来,哪怕是洗碗这样的家务活,都是一件足以获得快乐的事情。

在她的著作里,她写道:“我开始玩弄碗里的水泡。

我用手指挑起一个水泡,对着亮光,我看到一个如同彩虹一样的小幻影。”

更加清晰全面地看到这个神奇的世界,她仍然不忘表达自己的谢意,她写道:“感谢上帝,我真心的感谢你。”

就只是在洗碗的时候看见了水泡,只是在窗口里看见了飞过的麻雀,就能让一位失明达50年的老人,如此激动,如此真诚地感谢上帝,我们这些生活在光明世界的人,不觉得惭愧吗?

尽管我们的视力没有任何问题,但我们却好像什么也看不到似的,不知道珍惜拥有的一切。

有一期的《时代》杂志上刊登了一位在战场上负伤的士兵的故事。

这位士兵的喉咙被弹片击中,送到战地医院之后,被输了七次血才活过来。

醒过来之后,他给医生写了一个纸条,问医生他是否能活下来。

医生回纸条说,能。

他又写纸条问他能不能讲话,医生回纸条说,能。

于是他在最后一张纸条上写道:“既然如此,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以我之见,你现在就可以在心里像这位士兵那样问问自己,“我到底为什么感到焦虑和烦恼呢”,也许你会发现,让你焦虑和烦恼的事情其实都毫不重要。

创作出名著《格列佛游记》的英国作家乔纳森·施威福德堪称英国文学史上最悲观的人了,他甚至悲观到认为自己就不应该出生的地步。

因此,在他的生日这一天,他会穿着黑色的寿衣,就好像是过祭日一般。

但即便如此,他仍然为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快乐的心情而心满意足。

如果我们愿意顺着这样的方向思考问题,那么我们应该为我们拥有的一切感到满足和喜悦,要知道我们拥有的东西可能多过传说中的阿里巴巴的宝藏。

你相信我的话吗?

如果我用一亿美元交换你的眼睛,你愿意吗?

然后,你自己想想看,如果交换你的双手,你要多少钱?

还有你的双脚呢?

听力呢?

健康呢?

家人呢?

这样算下来,你就知道你拥有多少财富了。

你会发现,即使给你全世界所有的财富,你都不愿意失去你拥有的这些东西。

但是,很遗憾,不愿意失去并不代表我们会感谢和珍惜它们,一切正如叔本华所说,人们只会注意到他们缺少什么,但很少会注意到他们拥有什么。

200年前,饱受焦虑、贫穷之苦的英国作家约翰逊,说过这样的话:“能够看到事情的好的一面,本身就是珍贵的,如果能将这种习惯坚持下去,就能成为千金难买的珍宝。”

罗恩·史密斯也说过,人生有两大主要目标,其一是握紧你拥有的一切,其二是享受你拥有的一切,毫无疑问,只有无比聪明的人才会做到这两条。

4人生经不起消耗,别在小事情上耽搁太久

能够毁掉我们的往往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只要我们不在乎它们,它们就造不成任何伤害。

我相信,下面的这个故事一定会给你留下极深的影响。

这个故事是居住在新泽西州的罗伯特·摩尔亲口讲述的。

他说:

1945年3月,我在276英尺深的海底学到了我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道理。

当时,我们总共88个人,一起乘坐在一艘潜水艇上,准备在天快亮的时候袭击一支日军的小规模舰队。

出击时间到了。

我们浮出水面,对日军发动了攻击。

通过望远镜,我们得知日军的这支舰队由一艘驱逐舰、一艘布雷舰和一艘油轮组成。

我们把火力集中到了驱逐舰上,但是连续三发鱼雷都没能命中目标,不过日军也没有到察觉我们的行动。

于是,我们放过了驱逐舰和油轮,将火力集中到了队列最后的布雷舰。

就在此时,意外发生了。

我们还没有发动攻势,它却突然调转方向,迎着我们开来(后来,我们才知道,日军的飞机发现了我们,并通报给了布雷舰)。

我们立即撤退,下潜到了150英尺深的水下。

尽管我们做好了迎接深水炸弹的准备,但在三分钟之后,我们还是被六枚炸弹袭击了。

一阵天崩地裂之后,我以为自己受伤了,很快就要死了,紧张得浑身发抖。

日军的布雷舰对我们发动了漫长的攻击。

15个小时后,大概是用完了所有的炮弹,它停止了攻击,之后开走了。

这15个小时给我的感觉就是1500万年那么漫长。

在这段时间里我想了很多往事。

在参军之前,我在银行工作,但过得并不愉快,因为我认为这份工作工资太低,而且没有什么机会。

那时候,我常常为了生活而发愁,买不起房子,换不起新车,甚至都给妻子买不起新衣服。

我记得,那是我总是感到很疲惫,回家以后总是因为一些小事和妻子吵架。

那时候,在我看来但凡是能让我发愁的事情都是大事。

可是,在我被困在深深的海底等待死亡降临的时候,我才发现那些事是多么荒谬,多么不值一提。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对自己说,如果我能活着逃过这一劫,我一定会快乐地生活,再也不发愁了。

我觉得,那15个小时里我学到的东西,比在大学花四年时间学到的东西还要多。

事实也许的确就是这样。

我们通常会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大灾大难,却在鸡毛蒜皮的小事面前乱了阵脚。

正如塞缪尔·佩皮斯在日记里记载的那样,被送上断头台的哈利·韦恩没有惧怕死亡,却害怕刀砍在脖子上的疼痛。

比起死亡,疼痛算得了什么呢?

但不怕死的人还是害怕了。

如果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也会让人精神崩溃。

正如审判过四万多件离婚案件的芝加哥法官约瑟夫·萨博所说,鸡毛蒜皮的小事是造成婚姻生活不美满的主要原因。

有一次,我受邀前往芝加哥一位朋友家吃饭。

在准备饭菜的时候,那位朋友做错了几件小事,我并没有在意,也就没有注意到。

不过,即使我注意到了,我也不会觉得不高兴。

但他的妻子看见了,却发起火来,当着我的面呵斥道:“你看看你都干了什么!你就是这样做事的吗?

你永远都学不会吗?”

之后,这位妻子向我们解释道:“他总是不停地犯错,我都要被他烦死了。”

我没有说话,在心里想,他居然能和这样一位女人共同生活20年,真是一个奇迹。

不过,我却忍受不了这样的女人,我宁可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吃着抹着芥末的热狗,也不愿在一位女人的唠叨中品尝哪怕是北京烤鸭这样的美味。

在这件事之后不久,我和妻子也请朋友在家中聚会。

就在朋友即将踏进餐厅的那一刻,我的妻子突然发现有三条餐巾的颜色和桌布的颜色不搭配。

“我立即回到厨房取餐巾更换,”她后来跟我说:“却发现另外的三条餐巾已经洗了。

朋友们就要进来落座了,我没有时间更换了,我都要哭出来了。

我居然犯了这样一个低级的错误,影响大家吃饭的心情!但我突然想到,我何必为了一条小小的餐巾而不高兴呢?

于是,我调整了一下心情,愉快地回到餐厅去了。

我想,我宁可让朋友们认为我有些懒惰,也不能让他们认为我脾气不好。

等客人们走了,我才想到,除了我之外,其他人似乎都没有注意到餐巾有什么不对。”

有这样一句至理名言,“法律不会约束细小的事情”。

同样,如果人们想得到内心的平静,也不该为鸡毛蒜皮的事情伤心忧虑。

想要转移由鸡毛蒜皮的事情引起的困扰,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转移对这些小事的看法,让自己的看法变得积极愉快。

我有一位名叫霍姆·克鲁伊的作家朋友。

在他的一本著作里,他提到一个办法,能够帮助我们摆脱小事造成的困扰。

他在文中是这么写的:

我写作的时候,常常受到公寓里热水机的响声的干扰。

热水器的响声很有特点,先是砰砰作响,然后又发出一声刺耳的长鸣。

这声音吵得我都快发疯了,我气得坐在书桌前大叫。

后来,我和朋友到野外宿营。

晚上,我们点起了篝火,我听着木柴燃烧时发出的响声,突然觉得,这种声音和公寓热水机的声音一模一样。

可是,我为什么不讨厌这个声音,却讨厌那个声音呢?

回家以后,我对自己说:“热水机的响声和木柴燃烧的响声是一样的,都很好听。

我还是好好睡觉吧,不应该再埋怨它是噪音了。”

事实上,我果然做到了。

虽然起初我还能注意到这个声音,但后来我却不会注意它了。

此时,我突然有了感悟:引起我们焦虑不安的大多都是一些小事,就是这些小事,使我们焦头烂额。

我们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将这些小事看得太重要了。

如果忘掉它们,或者换个角度看待它们,它们就不会干扰我们了。

迪斯雷尼说过,“人生短暂,不能再理会细枝末节之事”。

安德烈·莫瑞斯在杂志上发表文章评论了迪斯雷尼的这句话,他说:

在这句话的帮助下,我度过了很多痛苦的经历。

我们常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心烦意乱,而这些小事其实都是不屑一顾或应该立刻忘记的事情。

我们的生命只有区区几十年,如果我们浪费了时间,就再也补不回来了。

但我们依然浪费时间理会那些很快就会被忘记的小事。

我们不应该这样,我们应该把时间用在值得浪费时间的事情上去,比如伟大的思想、真正的感情。

真的,人生短暂,不能再理会细枝末节的事了。

回顾一下自己的生活,我们可能会发现,在我们所做的事情里,细小的事占了绝大多数。

这至少说明了一点:人们很容易被细小的事情吸引或纠缠,普通人如此,伟大的知名人物也是如此,比方说英国作家拉迪亚德·吉普林。

吉普林所做的这件小事,是和他妻弟打了一场官司。

这场是一场佛蒙特有史以来最知名的官司,被一本书记录得有声有色:

当时,吉普林迎娶了一位佛蒙特土生土长的女孩。

之后,这对新人在布拉特伯雷建造了一座漂亮的大房子,打算就这样安度余生。

后来,吉普林从他的妻弟贝蒂·巴莱斯蒂尔那里买了一块地。

在买下地皮的时候,他们约定,这块地皮上长出的草归巴莱斯蒂尔所有。

但后来,吉普林在那块地上建起了花园,使得巴莱斯蒂尔大发雷霆。

吉普林没有退让,双方不欢而散。

几天之后,吉普林夫妇骑车外出。

半路上,巴莱斯蒂尔赶着马车冲了过来,害得吉普林从车上摔了下来。

后来发生的事情是,这位写过著名诗句“众人皆醉时你应独醒”的作家一怒将妻弟告上法庭。

这场著名的官司开打了。

由于吉普林的名气,很多大城市的记者也赶来报道这场官司,闹得全世界都知道了这件事。

据说当时吵闹得很凶,但实际上这却是一件极其普通的官司。

吉普林夫妇不堪其扰,只得永远搬离了佛蒙特。

而谁又能知道,这场著名官司的起因原来是一件小事呢?

早在2400年前,佩里克莱斯就说过“我们在小事情上耽误了太久”。

事实上的确如此。

19世纪时的著名牧师哈里·爱默生·福斯迪克曾经讲述过这样一个有意思的故事:

在科罗拉多州的一个山坡上,残存着一棵大树的身躯。

一位自然科学家告诉我,这棵大树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它刚刚发芽时,哥伦布也刚刚登上美洲大陆;它长到半高时,第一批移民才来到美国。

在四百多年的漫长生涯中,它历经磨难,曾14次被闪电击中。

无数次被暴雨狂风袭击,它依然坚强地活了下来。

然而,它最终还是倒下了,战胜它的是不值一提的虫子。

这些虫子猛扑它的根部,从表皮开始往里挺进。

虽然虫子的攻击力很弱,但持续性很强。

终于有一天,大树被伤及元气,倒下了。

这棵大树堪称巨人,在闪电和暴雨狂风面前,它坚强地屹立,始终没有倒下,却倒在了微不足道的虫子的侵蚀下。

我们人类不是很像这棵大树吗?

我们做好了应对闪电和暴雨狂风的打击的准备,我们撑住了闪电和暴雨狂风的打击。

然而,我们还是让虫子的侵蚀打败了,这些虫子就是一件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

5没有人会去锯木屑

不要为已经打翻的奶瓶哭泣,即使是犯了错误,既然过去了,后悔没有用,只有接受和忘记,然后做对以后的事。

就在我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我抬头望了望窗外,看见恐龙在院子里留下的足迹——它们在一些石头和大石板上留下了足迹。

这些留着恐龙的足迹的石块,是我从耶鲁大学的一个博物馆买来的。

买来的时候还附有博物馆馆长的一封亲笔信,信上说,这些足迹距今已经有一亿八千万年的历史了。

一亿八千万年!这是多么漫长的一段时间啊,即使是一个白痴,也不会想到返回到那个时代去改变这些足迹。

可是,有时候人们就像打算改变这些足迹那样愚蠢,要知道,别说一亿八千万年前的事了,即使是180秒之前发生的事情,我们也不可能改变了。

说得更明白一些,我们有可能想一些办法改变180秒之前发生的事情所造成的后果,却唯独不能改变当时发生的那件事情。

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但还有很多人为了改变历史而不懈地操持着。

我曾经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想让曾经犯过的错误产生一些价值,唯一的方法就是以平和的心态看待和分析这个错误,得到经验教训,然后再彻底忘记它。

毋庸置疑,这句话很有道理,但我是否应该照着去做呢?

我有这个勇气和智慧吗?

我不打算急于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先说说几年前的一个经历。

当时,我开办了一个规模很大的培训班。

它的规模实在太大了,不仅在很多城市都有教学点,而且在组织和宣传方面也花了很多钱。

那时候,我只顾着讲课搞教学了,因此没有时间和精力关心财务方面的事情。

虽然自己管不过来,但我也没有请一个专业人士为我打理这一切的打算,因为我单纯到没有想到这么多。

于是乎,在过了大概一年以后,我发现了一个令我感到惊讶的事实:虽然我的培训班生意极好,我的入账极多,但却没有哪怕是一丁点儿纯利润。

在发现这个情况以后,我应该做这两件事情:第一,把这笔损失从脑子里抹掉,以后再也不要提起。

黑人科学家乔治·华盛顿·卡福尔在银行损失了他毕生的积蓄五万美元之后,就是这么做的。

第二,平静看待和分析这个错误,然后得到经验教训,以免再次遭受损失。

但遗憾的事,我既没有做第一件事,也没有做第二件事,我做的是深陷在忧郁和后悔之中,连续好几个月都不能自拔。

我非但没有从已经发生的错误中获得经验教训,反而又犯了这个小错误。

对于我而言,承认曾经犯过这样愚蠢的错误,是一件不够光彩的事情,但我很快就发现了,相比起让一个人怎样去做,教会20个人这样去做是一件容易之极的事情。

如果有可能,我真希望能够成为纽约乔治·华盛顿学校的学生,那样的话,我就可以听到保罗·布兰特维尔讲的课了。

艾伦·桑特斯曾经就是保罗·布兰特维尔的学生,他告诉我,保罗·布兰特维尔给他上过一节终生难忘的课。

他说:

虽然上中学时我只是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孩子,但已经开始为各种烦心的事情头疼了。

举例来说,我会为自己犯过的错误心生埋怨,希望我没有犯过那些错误;我会为自己已经说出口的话暗自后悔,希望当时能说的更好些;在交了卷子以后,我会彻夜不眠,害怕自己考试不及格。

有一天,我们去实验室上课。

在课堂上,保罗·布兰特维尔老师将一小瓶牛奶放在桌子上,我们望着那瓶牛奶,不知道它和今天要讲的课程有什么联系。

突然,保罗·布兰特维尔老师站了起来,伸手将那瓶牛奶打翻了,牛奶洒了一地,而他却冲着我们大声说道:“不要因为打碎了一瓶牛奶而悲伤悔恨。”

之后,他让我们每个人都凑过来看一看那瓶被打碎的牛奶。

他说道:“都好好地看看吧!记住这个场景,记住今天的这一课。

你们都看见了,这瓶牛奶全都洒在了地上,这瓶牛奶不存在了。

你可惜吗?

遗憾吗?

后悔吗?

都没有用,不论你做什么,都没有办法挽回哪怕是一滴牛奶。

不过,如果在牛奶被打翻之前,能事先加以防备,它就不会被打翻了。

现在说这些已经为时已晚了,现在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忘记这瓶牛奶,关心下一件事,否则下一件事又要办错了。”

你也许觉得这个故事有小题大做的嫌疑,花这么长的时间,到头来只说了一句“不要因为打碎了一瓶牛奶而悲伤悔恨”,显得太过无聊。

这个道理是很寻常,简直就是老生常谈,但人类千百年所积累的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就包含在这样寻常的老生常谈中。

虽然弗雷德·福勒·夏特已经去世了,但我仍然对他抱有崇敬之情,因为他有能力将已经过时了的道理用全新的方法讲出来。

有一次,他给大学里的学生做演讲,问道:“你们中间有谁锯过木头,请举手。”

很多学生都举手了,他们都锯过木头。

然后,他又问道:“那么,你们中间有人锯过木屑吗?”

这一次,没有人举手,没有人锯过木屑。

于是,他说道:“你们当然不会去锯木屑了,因为木屑已经被人锯过了。

已经过去的事情就好像木屑一样,当你仍然将注意力停留在这些事情上时,就跟锯木屑没什么两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