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奋斗的青春 朵灵 853 字 3个月前

绿色啤酒瓶底,对着太阳光透视,就是一个最斑斓的万花筒。这些奔跑捉迷藏的男孩子里,也许他才有七岁,他的父亲是眼科专家,医术一流,也更有“院草”的美誉。一次为一位高干妻子做手术,却无意被白富美的独生女儿盯上,眼科父亲急速被提拔到省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修,后留校任教,离婚,再结婚,生小儿子。七岁的小男孩没了父亲的辅佐和牵引,世界观还没有形成,却瞬间坍塌掉,母亲独自养家,就要拼命工作。严重的自闭症夺取了一个孩子应得的欢乐和光彩。母子许多年奔波于各大城市,找名医诊治,一直未果。

现实生活是苍白无力的,没有温情父亲的木马,势利拜金的中年凤凰男想仕途一步登天,攀附权势虚荣,老天开启了上升密码通道,肯定是绝情又决绝。

没有小伙伴集资购买的吉他,拯救于水火之深的音乐更是遥不可及,亦师亦友亦父的人生导师编导从没出现过。现实只是悲催的,母亲一直单身,不断透支着未来的工资,借遍亲朋好友的钱,穿过无尽的黑暗隧道,奔赴那一轮火红的燃烧太阳。

那个跟随伯父进城的人,也不是 17 岁的少年,他已经 37 岁。他伯父已经七十多岁,住在相挨的家属院里,伯父是小城名医,下面有七个亲弟弟,侄子们轮流着来学手艺。各家的侄媳妇带着小孩和土特产堆满胡同和小院子,带着山村特色和泥土气息的乡言俚语穿墙入户,又成了另类风景线。

而那个小院里起得最早的人,15 岁长到一米七三的美丽女孩,摆摊,追赶夜市卖针头线脑的小百货。谁也想不到,仅是初中毕业,她却靠着勤劳的双手缔造了一个女装界的商业帝国?!

当然,人们只是为了生存,无关情感,不谈感情,更没有爱情。所谓的组队 CP 和爱恨情仇,只是作者为了戏剧冲突,给自己增加的筹码。

文学是慈悲恩悯的,有着大地的厚爱和磅礴,写作者更是,是带着光奔跑的人,更是举着火把驱赶黑暗的人。要给那些还匍匐在沼泽、泥潭,绝境里的人们无限的希望和希冀,知识和力量。

淹没在久远年代里的怀旧青春驿站和激扬奋斗诗篇,每一个年代和世界里都有。

从《红楼梦》里的大观园开始,众翩跹粉墨登场,华彩锦绣,人心将倾后,却道凄凉好个秋!多少眼泪绵延,终将是少年诗才美景没辜负!《老友记》三男三女平凡相遇的故事,给了一代又一代人独自生活的勇气。《请回答 1988》首尔双门洞胡同里的天才围棋少年崔泽的灿烂笑容,更是 5 人帮给予了最多的温暖和呵护。

最近很火的女性成长史诗剧《那不勒斯四部曲》,1955 年的那不勒斯,和世界上的很多地方一样,女性在暴力和贫困的模糊边界里垂死挣扎。幼年的莉拉被亲生父亲像扔一件废弃的旧家具一样,从二楼窗户里致命抛飞出去,而差一点丧命。莱农顶着青春痘,戴着厚酒瓶眼镜片学习,看书,打开心底更广阔的精神领域,瘸腿母亲给女儿买书,却又不能袒护丈夫对女儿闲暇看书的毒打。一整条街的女性们都生活在愚昧麻木和暴力沿袭里,永远地不自知。莱农走过了那条一半阳光一般阴影的路,才算是真正觉醒和崛起。嫉妒、执念、变形、抗争、界限消失、知识,一路走来的同龄人,甚至是天才女友莉拉,都成了镜像人物,反照自己要走向文雅世界的人们。尼诺的滥情,此起彼伏的致命爱情,却又成为撕扯两位女主人公友情的羁绊和较量。

留下和离开,守护和飞翔,是每个人的终极使命,更是在诠释自我的生存力量。

饱满鲜活的人物群像塑造是故事站立起来的基石,这来自于数十年的田野调查。爸爸有一位至交好友,家住贫困山区,从我童年起,邀请我们全家每年都过去,春赏花,秋摘果。经年数月,口口相传,这位叔叔的至亲至邻们就已经勾勒出一幅山村振兴的宏伟蓝图,磅礴画卷。

高校毕业回乡建设的王菲、胡晓燃、骊文、铜蓝;留守的有志青年没有被山村固有的枷锁困住,被村民推选为村支书,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后又考取国家调选的镇公务员,专门接待群众上访;长期驻扎基层贫困一线的镇长和书记创办养猪场、砖机配件厂、预制板厂、砖窑厂,提高经济创收。王菲的驻村办公室,铜篮的工艺美术厂,我都是常客,并且,还由此缔结了深厚的友谊。

三钢五铁,樱桃、石榴、山楂等这些山间野蛮生长的鲜活人物,更是贴地行走,很像是我们身边撒落的那些经常走动的亲戚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