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页

当然这是和最完美发挥做出的对比, 事实上倒滑的起跳可以达到这个程度,已经不错了。

杭峰一起跳,就知道自己稍微早了一点点, 这一点点的差距大概在30厘米左右。

勉强算个小失误。

还不至于惊慌。

淡定的杭峰控制身体的肌肉, 沿着一开始给出的力量路线,在半空翻滚。

不得不说, 爆发力是真的很强啊。

空中翻腾的速度非常快, 身体团着翻滚的时候甚至留下的一道残影, 模糊的看不清楚他究竟完成了几周。

待得一个抛物线来到尾声, 那缩紧的身体又极致地舒展开来, 稳稳地落在了地上。

几周来着?

这样的速度,单靠数是数不过来的, 但有经验的人可以凭借他空中的停留时间门和旋转速度,做出准确的判断。

这样的高度, 这样的速度,必然是四周。

翻腾一周是少不了的, 这个动作属于高周数的基础, 如果不能在翻腾的基础下去完成其他的转体动作, 很难冲上4周。

翻腾的同时, 身体还在快速的横向转体, 这个部分也很重要,如果转体的线条偏斜,不但裁判会判定这是个翻腾动作,同时还会影响旋转的速度。

毕竟转体动作才是最小的旋转周径, 一旦偏向翻腾,周径变大,有限的时间门,也就完不成了。

困扰大部分选手,翻腾和转体的“边界”难题,从来不用担心杭峰。

大概是他的基础打的非常牢固,在去年以前,一直停留在三周的原因,他的空中技巧部分,绝对是教科书般的水准。

也正是这夯实的基础,让杭峰进入四周后,从来没有出现其他队员出现的动作变形、动作松散以及边界不明确的情况。

杭峰要去做什么,做的就是什么。

他利用自己上抛时候的爆发力,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一周的向前翻腾和三周的内刃转体。

四周1440°。

第三跳,完成1440°还是不错。

包括范总在内,以及众多裁判,表示杭峰的这一跳,在自己的期待值内。

毕竟只是第三跳,60迈的速度起步,还指望什么呢?

四周已经非常棒了啊。

可是下一秒,杭峰的表现出乎了众人的意料。

他展开等待下落的身体,就这样在垂直落地的前一瞬,轻松拧动。

半周!!

又加了半周!!

半周落地,随后肩膀和头才跟着拧过来。

这身体的柔韧性也很强啊!

不不不。

关键是加上这最后的半周,杭峰岂不是在第三跳就做出了四周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