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页

裁判吹响了哨子。

这位出发点裁判是“x-gas”的专业裁判,又高又壮挺着个大肚子,身上穿着舒服的棉质短袖短裤,脖子上挂着工作牌。

就算这样,他也热的满头冒汗,脸颊被热的浮出一团红晕,t恤的上半截都被汗水打湿成了更深的颜色。

这让他显得更加严肃,而且也很专业。

他的目光在每个人的身上移动,确认无误后喊响了口号:“准备!”

发令枪被举高过头顶。

杭峰的身体在用力,力量在身体里迅速地集聚,肌肉甚至将速降服绷出了线条。

一只脚在地上,一只脚在板上,以一种弯曲的姿势,随时准备用力。

调整呼吸。

目视前方。

呼——吸——

“嘟!”

裁判的发令枪像是等了一个世纪般,终于响起。

杭峰脚下猛地用力,蹬着滑板向前冲去。

他蹬板的力量很大,频率也很快。

但其他人也一样。

在他身边的都是职业选手,长期在从事这个运动项目,他们的经验比杭峰更多,赛场状态也只会比杭峰更好。

在全国赛上能够一出发就获得的优势,在这里毫无亮点。

这些人一个比一个更明白什么时候才是上板滑行的最佳时机。

蹬板。

蹬板。

还是蹬板!

杭峰已经用出了全部的力量,但没有拉开与任何一个人的距离,他们五个人以一字排开的队形,并驾齐驱的往前冲。

蹬板的距离已经超出了杭峰在上一次比赛上的最远距离,脚落在地上简直就是一沾就起,这个程度能够带来的推动力已经有限,还容易影响平衡出现失误。

但很显然,这才是开始。

没有一个人上板,在这样的竞速类项目里,哪怕001秒的优势,都要拼尽全力地争取。

好在杭峰也不是全国赛的杭峰。

在等待比赛期间门,简对他进行过很多特训,不仅在弯道的处理上更加灵活,对出发点上板的临界点也有了一个非常清楚的认知。

现在,确实还没到上板的时候。

他还可以蹬。

继续蹬!

终于,在又一次的蹬板后,右边3道的选手最先上板了。

当他决定上板,而其他人还在蹬的时候,差距很明显就出现。

他瞬间门落后,杭峰四人滑到了前面,有了半个板位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