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页

后面的选手追了上来,从他身边超过,他坐在地上沮丧地取下头盔。

其中一个镜头固定在他的身上,但其他的选手却出现在一个又一个的镜头里,他们追逐疾驰,犹如从高山上坠落。

刹车是不存在的。

慢一点,就代表输。

杭峰看的移不开眼睛。

他当然不是第一次看滑板速降的视频,但这条速降道确实是他唯一滑过的熟悉的赛道,他知道哪里很难,哪里要小心,如今看着这些来自世界各国的选手挑战这条速降道,代入感非常地强烈。

他甚至清楚的知道,他们是因为什么才摔倒。

第一名选手抵达终点,直起身子挥舞手臂为自己庆祝。

在他身后是一个接一个停下的人,每一个都咬的很紧,水平差距并不大,时间门差距也就三五秒。

但这短短的几秒钟时间门,却足以让人或者更上一层,或者就此回家。

“多少时间门?”蒲老师就在杭峰身边看了全程,继而好奇地看了一圈,找到显示时间门的屏幕。

很多人正在往那边走去,也是挂在墙上的电视,但画面小了很多,大概只有70英寸,蓝色屏幕的底子,显示出整齐的格子,有人名在格子上浮现。

“4分58秒。”蒲老师走过去,又匆匆走回来,“第一名是4分58秒,第二名也进了五分钟,剩下的都是五分多钟。杭峰你的最好成绩是多少?4分52对吗?”

蒲老师说完,做出放心的表情:“那没问题了,你进决赛一点压力都没有。”

不过还是担心地提醒了一句:“这比赛可和咱们国内比不一样,你看他们一出发就抢的厉害,只要抓住机会就超你,你一定要小心,别让人撞上了。”

杭峰点头,听着有点儿耳熟。

想了想才想起来,当初来参加滑板速降赛的时候,好像身边就有很多人在提醒自己出发的时候要小心。

显然滑板速降这项运动的竞争性真的很大。

杭峰没能多说,广播里就响起了他的名字。

这是华语和英语双语播报:“请11号选手哈利、12号选手原田丁次、13号选手杭峰……”

第一组比完,第二组已经就位,第三组就要集合,前往参加比赛。

大赛组已经足够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和选手的状态,尽量让选手临近比赛才出门,但是当杭峰离开冷气充足的房间门,走到户外的时候,还是有一种热到窒息的感觉。

不仅仅是他,几乎所有的同组选手,表情都显得很痛苦。

太阳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