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却是连点休息时间都不给。

这也正和黄宣之意,他想拍拍那小校的肩膀,却被敏捷的躲开,只好尴尬的笑笑,道:“我们是不是换上秦军的衣服?”

“你们来的时候怎么没换。”另一名小校很怀疑的道。

“在山上换回来了。要不被认错了,岂不是冤死了。”

仰望着高几十丈的岩壁,那小校担心的道:“我们还要爬上去?”

“不用,我们人少,从大营边溜出去,等出了这里,就好办了。”

那小校的脸色顿时苍白了起来。

长平战场,是一个南北30公里,东西10公里的,以丹河两岸为主的区域,比起后世的淮海战役等等,范围要小的多。但以人为单位而言,长平附近的丘陵地带却正适合移动。

两名小校白着脸,从附近的尸体上刨了四件衣服,只是典韦需要的要大一些,颇费了番功夫。

这个时候,赵军实际上并没有被团团围住,一直到战争结束,白起也没能用它和赵军数量相当的部队彻底围困了赵军,他奉行的是壁垒措施,使用大量的土石建筑,配合附近的低谷地形,以三道、四道甚至更多的阶梯部队将赵军限制在长平区域,在粮道被断的情况下,赵军不能打开缺口,就只能无奈等死。

若非如此,人这种东西,怎么可能坚持49天,必须要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赵军才能得到足够的尸体,才好维持部队最基本的秩序,若真的像某些学者宣称的那样,整个军营成了弱肉强食的狩猎场,不如呼啦一声都降了,就像是他们在赵括死了之后所作的那样,但实际上是,直到赵括死亡之前,这支部队都在给秦军制造巨大的伤亡,最高的估计是40万——同样很无稽,而正常的计算是在10万人,如果白起没有屠掉那40万人,双方的战损是相当的。

换好衣服,趁着秦军新一拨自杀性攻击,指挥前线作战的赵军将领将部队微微后撤了一段,然后再猛然压上——这是很正常的强杀伤战术,黄宣等人躺在原本的赵军阵线上,当秦军后撤时,也随在几人身后追去,几个看见他们跃起的人都被两名小校迅速的结果了。

无甲战士,在哪个时代都是消耗品,其战术训练,在战争年代,也往往是最糟糕的。

将目击者消灭在案发现场,两名赵军小校若无其事的跟着秦军一起后退,然后在靠近一个山丘处猛然窜了出去,连给黄宣招呼都没打一声。

黄宣也不怪他,赵军大约已经尝试着派出了许多斥候和信使,看赵括的样子,他对黄宣能再次穿过秦军封锁线,并不抱有多少希望。

或者说,他根本对黄宣本人就不抱有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