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页

和揭阳这边的穷朝廷相比,北京的满清朝廷就显得相当奢侈了,而且还弥漫着腐朽的味道。闻着味儿就知道大清要完!

穿上了看着就很省的孔子服,腰上系了根麻布腰带,腰带上还挂着一柄长剑的杨起龙,现在就坐在监国府的大殿上的一把交椅上,看着满朝的布衣卿相,顿时就觉得自己也蓬勃了不少。

他明天就要启程去海阳县拉拢刘进忠了——不是替朱和墭拉人,而是替吴三桂去拉人。而今天朱和墭也不安排他在揭阳县吃喝玩乐,而是拉着他来上朝。

目的就是让他切实感受一下天下为公的朝廷是什么样的!

这样才能有归属感嘛!

“啊,军师!”

杨起龙正在感受新朝气象的时候,忽然听见有人喊“军师”,他一想:“我就是军师啊!这是在叫我!”

于是就赶紧起身,才站起来,就听见朱和墭说话了:“杨军师尽管安坐,我等原儒,效法的是古之先贤,君臣之间,尽可以坐而论道。”

看看,多和谐的君臣关系啊!

杨起龙赶紧坐了回去,然后才向刚刚说话的天王朱拱拱手,“监国唤我等何事?”

天王朱现在也还是布衣、角巾的俭朴打扮,看着一脸积极向上表情的杨起龙,心里真有点哭笑不得,他其实是想向诸葛三和打听一下选妃的事儿……可是看看这个新上任的右军师的表情,他又不好意思发问了。

所以就只好换了个话题,皱起眉头问:“我们安插在棉湖寨的探子刚刚来报,说尚可喜昨日就已经抵达,随同前来的还有约莫两万大军,不过他们并没有冒进的打算,目前正在构筑营垒,似乎要打持久战了。二位军师可有破敌的锦囊妙计?”

什么?杨起龙一愣,心说:“锦囊妙计我没有啊!没人给我发锦囊,而且我好像也想不出妙计……”

其实诸葛三和一样没有妙计……他虽然有许多锦囊,但是却没有现成的妙计可以往里面装,因为他根本没有得到诸葛亮的真传。他得自己开动脑筋琢磨,这个军师当得可不容易啊!

不过诸葛军师现在也不能说没办法破敌啊!

现在军师行业也开始内卷了,有两个军师了!他说没办法,万一杨军师有办法,那以后军师府谁当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