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

在监国府和大学士院之下,则是朱和墭亲领的中书府。中书府下,则是锦衣亲军、军师府、天王学宫、揭阳县衙这四个直属的衙门。

其中锦衣亲军就是朱家父子军队的主力,指挥使由朱和墭兼任。目前已经有了一千二百名常备兵员,编成了两个镇,由苏勇和林阿虎分别出任南北两镇的镇抚。

军师府也是个紧要的衙门,管作战,管训练,管军令,还管情报探查——锦衣亲军虽然看着仿佛是过去的锦衣卫,但实际上却是一支正经的军队,根本不管特务。揭阳朝廷的特务工作,现在都归军师府管。

而军师府的老大称为左辅正军师,当然就是诸葛三和了!

有左当然就有右了,而右辅副军师一职一直空着没有任命,其实就是为杨起龙留着的。

另外,天王学宫也是个非常要紧的衙门,这是个管教育、管思想的衙门!

现在需要接受原儒思想教育的可不仅仅是少年堂之中的娃娃,还包括所以的揭阳朝廷直属官吏和直属军将!

大家都得知道是为什么要打仗啊?

还得知道跟着朱三太子、朱三太孙打仗有什么好处?没好处谁打仗?

而这好处的问题,可不能让上级去和下级说,得让学宫的先生们去说。

而所谓的学宫先生,其实大多就是粗通文墨的潮州好汉或是年纪比较大的少年堂学生。朱和墭也不指他们真的成为科学家、哲学家了……这些人才还得从少年堂中的小学生中出啊!

所以在教会这些大龄好汉和学生背诵、默写、释义《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段后,朱和墭就把他们派去军队里面当了随军先生,专门负责给军将们讲道理,也负责给军将们扫盲。

而为了让下面的一群追随者过一过做大官的瘾,揭阳朝廷又开出了吏、礼、户、兵、刑、工等六部和一个听上去就很大的司礼监。

于老爷子、郭师爷、马秀才、刀疤荣、忠义赵、李老财等六人,一人都得了个尚书!

其中于老爷子当了吏部尚书,刀疤荣当了礼部尚书,那个贩私盐的李老财混上了户部尚书,忠义赵当了兵部尚书,郭师爷当了刑部尚书,马秀才马成龙则当了工部尚书,司礼监秉笔太监当然是庞永忠庞公公。

对了,以上这几位除了挂名的尚书或秉笔太监的官,都还另有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