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5页

郭淡笑道:“官府为百姓争取了房屋,方便是那些开作坊的商人,朝廷不建,他们也得搭棚子,搭棚子也得要钱,他们自然也得为此支付部分钱,官府还能够从中赚一笔钱,大家各取所需。”

“妙哉!妙哉!”

王锡爵抚须赞得几声,又问道:“这土地又该如何算?是卖,还是租?”

“一诺租。”

“一诺租?”

“不错,花一诺币就能够租借土地建造作坊。”

一诺就是三钱,三钱就租土地建作坊,你是在扯淡吧?王锡爵没好气道:“你这是为商人谋利啊。”

郭淡摇摇头道:“当然不是,这免费为百姓建造房屋得原因,在于作坊,作坊能够为百姓提供生计,百姓赚得钱就要去市集消费,市集就变得值钱,这钱就能够帮助百姓建造房屋,这几种因素,是缺一不可。

如果官府卖地、租地,那我敢保证,这地只会越来越贵,到时就会一拍两散,但是一诺租的话,减少商人的成本,那这片土地就能够为官府提供源源不断得税收。

官府财政还是要从税收方面着手,若亲自下场做买卖的话,如果不借权力进行垄断,那必死无疑,原因很简单,商人是为自己挣钱,官员为国家挣钱,自然是商人更拼,官府肯定做不过,可官府有能力垄断天下土地吗?

答案是没有!既然没有,就不要做这买卖,免得会被商人反噬。一诺租,就能够将规划权牢牢控制在手里,赋予土地的属性,保证这块地就只能建造作坊,而不是建造酒楼,商人都没花钱,他当然也不会计较这一点,只要这地越繁荣,官府就赚得越多。”

“言之有理啊!”

王锡爵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他也渐渐明白,为什么宋朝榷商制搞得那么成功,明朝却那么失败,原因就是明朝没有垄断,宋朝是完全垄断,官府只要不垄断,双方自由竞争,那是决计干不过商人的。

因为双方管理者出发点就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