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章:定稿发行

洪武生存指南 裴玄黄 1437 字 3个月前

非常非常有必要。

老朱也没坚持。

确定的稿酬,大概按页算,一页一贯,简单明了。

老朱觉得有些多,朱塬还是坚持。

老朱就没坚持。

于是,这一次……除了写序言的某人没稿酬,其他都有,总计150余贯,其中不足一页的各种豆腐块,就按照字数比例进行分配。

再说印刷。

老朱特意吩咐,调集了上百刻字匠人,初五定稿之后,平均每人才一张多点的刻量,只是两天,凋版就迅速完成。

最初计划是印刷一万本,朱塬详细询问后得知,一套凋版,这里当然是上好的,最多甚至能印刷两三万册。这就是说,如果只印刷一万册,剩余的凋版‘耐久’就浪费掉了。

斟酌之后,决定加印。

朱塬希望第一期创刊号尽可能多一些,这样,哪怕很多很多年后,也会有留存。

只要有留存,就会成为一份话语权。

朱塬希望千百年之后,哪怕不可避免再次改朝换代了,这一段历史,也能被人铭记,无法再随意扭曲篡改。

不过,加印的话,也不能全都再用上好的宣纸,只能退而求其次,采用普通的皮纸或竹纸,成本降低到只有宣纸的三分之一,计划印到凋版不能再用为止。

至于定价。

朱塬不打算赚钱,但如同稿酬一样,还是坚持要求加一个定价。得到老朱批准的结果是,精装版,300文。简装版,100文。

某人提出的‘299文’和‘99文’被驳回。

耍弄机巧,大可不必!

当然,虽然定了价,印刷出来,主要是免费分发到各省府州县。

目前大明拥有的‘县’数量已经破千,因此,即使印刷三万册,平均每个县也只能分到三十本。

实际当然不是如此。

朱塬只计划平均每个县分发10本,也就是精装部分。

多余的,看情况。

就比如,既然定了价,当然也会进行公开贩售,允许各地书商批发,销往各地。

朱塬还近水楼台地给自家的‘致用斋’添了一份营生。

卖书还是很能提升格调的。

总之,无论如何,这年代,不求利润的话,根本就不会存在图书积压之类的状况。

如此直到冬月初十。

大明洪武元年科举试卷批阅完成的同时,不断印刷出来的《大明月刊,在老朱亲自命令之下,通过官方驿站系统,正式传送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