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章:定稿发行

洪武生存指南 裴玄黄 1437 字 3个月前

第一是署名。

除了各篇文章的署名,还有这份杂志主创的署名。

得到老朱批准,这一次,一共五人。

总编:朱塬。

主编:宋廉。

编辑:詹同、秦裕伯、熊鼎。

除了朱塬,另外四人,要么是翰林官,要么是起居官,都算老朱近臣。

接下来,除了朱塬这个总编,其他都可能变动。就像宋廉,朱塬最初考虑,是署名‘本期主编’,想想还是没提出来,不太厚道,听名字就一种‘下期可能就不是你了’的感觉。

反正,加不加‘本期’,该不是的时候,就不是了。

另外的编辑也是一样。

大明版图不断扩大,各地都需要主政官员,或许什么时候,这些人就要下到地方。

这些之外,说起署名,当然逃不了朱塬特意加塞的两篇,《倩女幽魂和《红楼梦。今次的两篇,朱塬提供创意,身边女人们代笔,但总要有个名字。

朱塬想过‘佚名’。

曾经很小的时候,经常在各种报纸杂志上看到‘佚名’这个人,觉得很厉害,竟然写了那么多文章,长大后才知道……这是没找到创作人,只能‘佚名’。

不过,这次是能找到人的,无论是‘原着作者’还是‘改编作者’,再‘佚名’就不合适。

斟酌一番,决定情怀一下。

原版署名。

问题又来了,莫名的两个人太怪,谁是蒲松龄啊,谁又是曹雪芹啊?再说了,终究不是原着。于是稍稍调整,前者‘柳泉居士’,后者‘悼红斋主’。

这算笔名。

说到笔名就想到超级有名的一个,这次不是‘鲁迅’,是‘兰陵笑笑生’,写了一本书,创造了古今第一淫妇潘金莲。

那个经典啊!

嗯……

潘姐儿:那里的泼皮破落户,又在念叨老娘?!

感觉又被骂了,连忙收一收。

不对。

为什么都要说‘又’?

略略略。

然后是稿酬、印量和定价。

稿酬这一点,无论是老朱还是宋廉等人,最初都觉得没必要。能把文章登在这种官方杂志上,就是天大荣幸,你还想要钱?

朱塬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