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章:铁·币·瓷

洪武生存指南 裴玄黄 2185 字 3个月前

至于银币,杨思义两人除了建议含银量,其他还没有规划。不过,若是按照平均1两的银币为主,相当于1贯,那么,总计也就300万枚而已。

六千万对三百万。

后者,当然没问题。

不过,话也不能说满,杨思义道:“祖上,这银币,前朝或有铸造,也是极少量,若要300万两……唔,用何方法制造,诸如翻砂,是否可行,还需尝试。”

单安仁也道:“祖上,还有分量……一钱太小,一两……似又太大,该如何起始?”

老朱听两人说着,也跟着转动念头。

代入自己曾经的老农角色,一两的银币,似乎……太大了些,一钱,老朱也明白,大概会是多小一点,这么一时没琢磨出结果,便说道:“这样,尔等尽快做一套银币母钱出来,自一钱至一两,唔,到十两吧,俺先看看模样成色。”

两人再次答应。

老朱重新转向面前奏章,继续与两位大员商讨各种细节,如此又过了两刻钟,事情终于初步敲定。

打发杨思义去做事,单安仁再次被留下。

坐在古怪的长桌旁双手依旧空空的单安仁感觉越发不自在,还是只能耐心等待皇帝陛下吩咐。

“是这……”老朱道:“塬儿和俺说过一些瓷器之事,俺就想着……呵,就照大明钢铁集团模式,成立一个大明陶瓷集团,你这几日着人整理一份各地陶瓷产业的资料给俺,可是明白?”

各种新词,各种明白。

单安仁脑海里再次浮现某个少年平章的身影,一边答应:“臣会尽快安排人去做。”

老朱跟着继续交代各种细节。

说起这个项目,完全是老朱自己琢磨出来。

当然,其中的商业逻辑,乃至大局层面的经济逻辑,还是来自自家宝贝二十三世孙。

除了受到之前那可以在将来换500万石粮食的青花瓷刺激,还有朱塬之前很多次的顺口一提。

简单来说,老朱希望把大明陶瓷产业相关的最好的匠人、最好的工艺、甚至是最好的瓷土,全部官方垄断起来。

民间想烧,不拦着,但最好的肯定要出自官家。

然后,卖高价。

皇室用什么,你们只要花钱,也能用什么。当然,说的是品质,不是制式,诸如龙凤纹理,肯定还是不行的。

这份生意做起来,不仅是对外,还能对内。

甚至……更多就是对内。

大户人家谁不置办几套上好瓷器,将来,为了体面,想要最好的瓷器,就只能从官方购买,而且要花大价钱。

于是,朝廷铸造的钱币,就能这么收拢回来。

良性循环。

坦白说,听着老朱的各种想法,单安仁都感觉自己有些跟不上。

作为很早就追随老朱的淮西旧臣,单安仁感受非常直接,这一年来,自家主上,变化实在太大了。

就说以前,自家主上总是孜孜不倦地招贤啊招贤,一遍又一遍地派人各地寻访搜罗,简直如饥似渴。

现在,都不热衷了。

爱来不来。

这一切的转变,就只是因为一个人。

足够。

而且,满朝文武,无论你是羡慕还是嫉妒,结果……只能是无可奈何。因为,没人有那小平章那份天马行空般的头脑。

想要针对一个人,但,若是你连人家脑子里想甚么都搞不明白,还怎么打擂?

只能被动‘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