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船队商会

这种船在风帆时代并不是没有,那就是风帆时代集大成之作:飞剪船!

不过他没有提出来,他是个外行,对飞剪船的理解也更多的体现在外形上。他提醒自己尽可能的回忆起飞剪船的外形,然后找到个舰船设计专家,让他来设计。

两人又聊了几句硬帆和软帆的区别后,邱老板彻底的认同了王掌柜写给他的信中提到的刘一峰有军方背景了。

原因很简单,刘一峰对软帆船真的太了解了。

为了再次确认下,他主动说起了自己的出身。

“郑系?”刘一峰问到:“难道是三宝太监后人?”

邱老板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郑系的确是三宝太监的后人,不过我们这一脉不是郑家的,而是当年和三宝太监一起出远洋的人。”

经过邱老板的讲解,刘一峰明白了何谓郑系了。

当年郑和下西洋作为建文帝大力支持的行为,无数资源的倾斜必然培养出了一个个堪称世家的存在。虽然在之后一百多年内,随着大明海禁,这些没有底蕴的家族慢慢落魄了,但航海人出海就团结抱团的特性让他们形成了一个被后来人称为郑系的联合体。

这其中有人当了官,有人成为了海商,甚至有人加入过嘉靖朝的倭寇。郑系的家族联合固然没有底蕴,但联合后庞大的财富让他们渡过了没有底蕴的痛苦期。等到万历朝开海禁后,厚积薄发了一百多年的郑系紧紧的抱着海事局的大腿,就发展了起来。

目前海事局中有郑系官员,海军中有郑系派,船舶领域有郑系工匠,民间跑船人有郑系掌柜。这些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既得利益者一个姓郑的人都没有,但依然团结在这个姓的旗帜下,宛然成为了大明航海领域的一个庞然大物。

刘一峰对这个郑系家族还挺有兴趣的,感觉就是大明的船舶资本联合体。他也明白邱老板展现自己的出身,必然有所求,这让他有些担心,因为他什么都没有,必须要搞清楚对方求什么,于是主动说道:

“邱老板,我只是一个来东山州探险的北庭退役军人罢了,对航海的确了解不多。”

邱老板也听出来了,刘一峰在试探自己的目的了,笑了笑说道:“张掌柜,我们郑系也只是在航海领域有些能量,但在其他领域还是要靠朋友帮持的。”

“比如?”

“比如北庭军,比如南军,比如西军。”

刘一峰扬眉苦笑,邱老板说的这3军只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武器。而他们所求的武器肯定不是什么刀枪剑戟,而是火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