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船队商会

但对刘一峰来说,卡拉克船和盖伦船之间的区别还是肉眼可辩的。

郑和级是大明吃透了卡拉克船的各项技术指标后,集合华夏船舶的技术,设计出来的一级软帆船,基本上是当世最先进的船之一了。

整条船完全是华夏和欧罗巴船支设计的精华的集大成之作品。

欧罗巴那边的技术主要体现在炮击舱室的布局和软帆动力系统上,而华夏这边的的技术主要体现在船体结构和水密隔舱上。

后世人很多都以为水密隔舱是欧罗巴人发明的,但实际上水密隔舱是汉人发明的。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水密隔舱就是在唐朝,不过普遍使用水密隔舱却是在宋朝。而欧罗巴人第一次使用水密隔舱已经是18世纪中叶的事了,第二个日不落帝国已经称霸了海洋,才开始在他们的战舰上使用水密隔舱。

不过郑和级的很多数据还是保密的,这个船模制作并没有南洋级那么精良,而且只有外壳,内在结构空虚,不像其他船模甚至可以一一拆除后再装上。

之后的船模中,就是华夏最多的福船,广船,鸟船和沙船了,这四种船型也被称为华夏4大古船。其实还有个宝船的,可惜满清摧毁了宝船99的文献资料,让后世只能只能靠只言片语去想象。

4大古船中,最老的是沙船,唐朝的主力船型,其原型是秦汉南北朝就有的防沙平底船。这一千年来的多个王朝,本质上船舶技术是一脉相传的,最多就是船的外形和大小不动。

第一次技术革新是宋元时期的福船,船低部不再是平底了,而是尖底,这让福船在海面上有了远超沙船的稳定性。

接着就是明朝时的鸟船和广船了,但本质上鸟船和广船就是福船的加强版,勉强可以理解为福船s青春版。特别是鸟船,技术上基本没任何变化。广船相对好一点,在木材的使用上用了更加坚硬的木材,导致成本比福船贵了一倍左右。

听着邱老板的讲解,刘一峰也逐渐明白为什么他见到最多的就是福船了,其次才是广船,而樕山城和藟山城之间海域收集鸟粪和打渔的船,大多数都是鸟船,金山湾的渡船过半都是沙船。

“我们的会员,基本都是福船和广船的。”

“那像王掌柜那种软帆船的会员多嘛?”

邱老板摇了摇头:“整个东山州,除了海军的郑和级,就他一艘软帆船。不过南洋那边软帆船挺多的,毕竟安南都护府的尼德兰人和弗朗机人很多,而且我听说安南都护府那边和我们这边追求载重量不一样,已经开始在追求航速了。”

刘一峰能理解,毕竟南洋一带气候炎热潮湿,部分商品保质期并不长。特别是某些商品一旦受潮就彻底毁了,比如香料。而东山州运往本土的商品大多数不在乎轻微的受潮,比如皮草和鸟粪肥,东山州距离本土的距离又远,所以东山州的海运还是以追求运载量的福船和广船为主。

“如果未来能出现南洋级的运载能力和郑和级的航速,估计广船,福船和尼德兰人的软帆船就都没用武之地了。”

邱老板的一句感叹却给了刘一峰以一个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