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页

当然,黄来福非常明白玻璃实用性,商业化,平民化的力量。为了给黑暗的房屋带来光亮,将来玻璃大规模化量产后,大家都不介意花点钱装点自己的房屋的。

由于黄来福许下了将来的好处,还有大谈未来玻璃厂的前景,所以银作局掌印太监也非常热心,在黄来福参观过仪真琉璃窑冶厂后,便招来了厂内的监工,还有一些经验丰富的工匠们,与黄来福商议玻璃研制的事情。

对于此时的玻璃制造技术,依自己笔记本电脑中的资料,是有一些,不过黄来福知道远远不足,毕竟太笼统。此时西方倒是有一本专门论述玻璃制造的著作,书名为《论玻璃技术》,作者是安东尼奥·尼里,他是佛罗伦萨的一位教士,在他周游意大利和低地国家时,收集有关玻璃制造方面的资料后写作的。可惜这本书黄来福得不到,只能靠工匠们先摸索了。

不管怎么说,也不管玻璃有没有研制出来,玻璃厂的架子要先撘起来,在黄来福的吩咐下,渠源锐的安排下,一家名为“大明皇家玻璃厂”的厂房,在仪真琉璃窑冶厂旁成立。

第213章 天下开矿

万历二十四年六月二十四日,京师。

虽说京城的百姓们还是过着比较平静的生活,但在朝中,却是发生了一件大事,如同一声始料未及的巨雷般,炸响了整个北京城,使京师内本来就炎热的天气更燥动起来,这就是万历帝下诏开矿之事。

从万历二十年十一月起,自从万历帝第一次接见黄来福来,他就谋划着天下开矿之事。经过种种权衡后,也反复询问过黄来福的相关事宜后,在万历二十四年六月二十四日这天,终于在皇帝朱翊钧的暗示下,府军前卫副千户仲春上疏内阁,请求开畿内银矿,以助重建坤宁、干清两宫大工。仲春的奏疏到后,万历帝马上同意批红,降旨命户部和锦衣卫各派一人同仲春一起开采。从这天起,也标志着终万历之世,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的开矿之事开始。

七月初二日,锦衣卫百户陆松、鸿胪寺随堂官许龙、顺天府教授冯时行、经历赵凤华等人揣摩上意,各言上疏开矿助大工。詹事府录事曾长庆更请在山西夏县开矿,万历帝皆予于允准。

七月二十日,承运库太监王虎带领户部郎中戴绍科和锦衣卫佥书张懋忠在畿内上述各府州兴工开采。

七月二十五日,大明矿务总局成立,矿监四出,纷纷赴畿内真定、保定、蓟州、易州、永平等地探矿……

万历帝的一道道旨意,一个个行动,让百官们目瞪口呆,一下子反应不过来。而与原来的历史相比,此次开矿,多了个矿务总局,统领全国的开矿之事。这是黄来福吸取了历史上的教训,所采取的措施。历史上的开矿榷税,矿监们贪得无厌,真正从事找矿开矿活动很少,大多以开矿为借口,勒索民财,甚至辱及妇女,以致各地骚动。

最重要的是,在历史上,从万历二十五年到万历三十三年的八年中,矿监税使们上交内府的矿税银总共为三百万两,仅为他们征收总数的十分之一,这些矿税之利,大略入于内帑者一,克于中使者二,瓜分于参随者三,指骗于土棍者四。

黄来福认为,这是很不妥当的,矿监们可以分得一些红利,但收入内帑者,不该少于六成。有了矿务总局,统领监督全国的开矿之事后,可以有效地避免矿利被随便侵吞。除了这些,矿务局还可以规划各类矿事,进行系统的地质勘探活动,到时全国有些什么矿,要如何开采,都可以进行整体的布局。

大明矿务总局虽是以司礼监秉笔太监陈矩担任监丞,各要害部门也另有所人,表面上黄来福与矿务总局毫无关联,没有担任什么职务,但黄来福对该局的影响力却是无可置疑的。该局的成立,是黄来福一力促成的结果。很多局内的行事与规划,陈矩都要向黄来福亲自请教。

七月中时,万历帝又向黄来福征询开矿之事时,黄来福提议设立大明矿务总局,他道:“矿务之事,纷繁复杂,如全国开矿,矿监们远在万里,又如何监察矿务矿利之事呢?且如农事一般,大明也需要自己的矿点文册,因此设立矿务总局,提调全大明的矿务之事,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