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排衙

卫辰虽然年仅十五,但身材高大,肩张背挺,气场并不弱于那些经年老吏,加之他此前曾担任经延展书官,侍直御前,也算是见过了大世面,如今在一身官服的衬托下,竟是不怒自威,正气凛然,让人望而心折。

堂前的书吏衙役瞧见这位年轻的新任知州大人的官威,不约而同地收起了轻视之心,左右一声呼喝后,哗啦啦地齐齐跪倒一片:“拜见知州大人!”

卫辰目不斜视,大步踏上台阶,在宽大厚重的公桉前坐下,而后环视堂下,一拍惊堂木,传令升堂。

待众人起身后,幕僚魏叔平站在卫辰边上,拿着名册一一点名,被点到的就答应一声。

禹州是省级直辖州,规格比县高一级,又比府略低,在编吏员足有上百人,至于不在编的就更多了,若是来全了,只怕这堂前的院子都站不下。

不过卫辰毕竟有过目不忘之能,点一遍名之后就把这些人的姓名、职事和相貌记了个八九不离十。

当然,卫辰主要的注意力还是放在了那些头头脑脑身上,比如六房书吏的司吏和三班衙役的班头。

官员一般三年一调动,有时连三年都等不到就调往了别处,但这些胥吏却大多终老于此,父子相承。

他们在衙门里连续做了几十年,势力盘根错节,说话的分量有时比掌管正印的官员还要重。

对于走马灯般换了一任又一任的知州大人,胥吏们即便不与之对抗,往往也都是敷衍了事,就像送神一样,送走一位是一位。

有盛纮这位做了十几年亲民官的未来岳父指点,卫辰对这些胥吏也是颇为了解,知道这些人的危害,如果听之任之,恐怕自己早晚会被架空,沦为橡皮图章。

不过,今日还只是正式坐衙第一日,卫辰初来乍到,还没有站稳脚跟,这时候急着整顿胥吏,显然是太过操切了,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方可。

因此,初次见面,卫辰只是召来几名三班六房中的头目,询问了几句他们各自的工作,而后温声细语地勉励劝慰一番。

点名完毕,一干吏员再度磕头拜见,这才各自散去,只剩下负责刑名的黄守正留在原地。

卫辰好奇地问了一句,黄守正轻声答道:“自从上任袁知州离任,至今已是一月有余,积压诉状甚多,下官不敢擅专,还请知州大人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