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让这些女人小哥出来工作,也是对她们地位的一种变相提升。

无法改变时代思想,但霍承毅可以影响身边的人,让霍家手底下的人思想不要那么封建。

因为封建,就是阻碍发展的最大的障碍。

村里的人大道理不懂,但只要有银子赚,能够改变家里穷困就什么都愿意干。

像这些员工家属更是,她们家没有田地,每天除了带孩子做家务,这边帮个忙,那边打个下手,根本没事儿做。

以前干惯了活现在闲耍还真不自在,能有点事情做还能给家里赚贴补,简直百万个愿意。

除了薯条是现炸掌握火候,其余的烤鸡烤鸭全靠配料刷上去烤的,只要配料配好了,烤出来的味道就不会差。

等厨艺班的女人小哥都学会,快餐车和伙计制服准备好,商盟的快餐项目就正式开始。

按照镇上的街道地形,每隔两条街就摆宜俩快餐推车,每个推车配备一男一女一小哥的伙计搭档进行摆摊。

等秋收节开始时,穿着统一制服伙计推着写有‘霍记快餐’几个大字推车的搭配,就成了铜牛县秋收节、以及刘镇夜市的风景线。

给快餐生意取这个名字不是霍承毅脸皮厚,非得冠名他自个儿。

而是如今霍记在铜牛县这一圈比较出名了,但凡冠上‘霍记’两字儿,大家都会上去瞧一瞧,已经初步形成了品牌效应。

摆摊的伙计员工一出去,根本不用吆喝,县城镇上的人瞧见‘霍记’的招牌,就自己围了上来。

闻着锅里散发出来的香味,问了价格在接受范围,直接就给钱打包。

“好嘞,各位不急,慢慢排队,我们东家说了,今天开业买一送一,凡是买满十文的人就再送十文钱的优惠券,秋收节期间可以在我们霍记快餐的任意摊位使用抵扣……”

派出去的女人小哥一点都不比搭档里专门配备的吆喝男伙计差,一个个完全不怕丢人,扯着嗓子喊。

霍承毅给他们说了,每个摊位的营业额当天一旦超过规定标准就有奖金,大家个不攒劲嘛。

优惠券打折之类的词语大家已经在蒋记店和霍记调味铺中听过了,也都知道怎么用。

一听还有优惠券送,众人立马就兴奋了,原本只想花五文的也把底限提升了。

买得多的就更高兴,以为自己占到了便宜。

不管优惠券和打折这一招霍记店铺用了多少遍,大家都还是记不住优惠券是有使用规则,必须花到多少钱才能抵扣的坑!

总之占便宜的心理是自古人就改不掉的毛病。

开业第一天快餐车的营业额非常客观。

第二天第三天在尝试过味道,以及潮流的带动宣传下,顾客的人数也在呈几何倍数增加,为了尝个新鲜消费起来毫不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