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大家不愿意,霍承毅就准备自己上。

现在马上断亲,将霍家其余人撇出去,做好最坏结果的打算。

黄七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底牌都亮给了他,他没有选择的机会。

他大伯和大哥见识有限,不知道怎么办,听他说得很严肃有些担心。

而霍祝源博识广,看事情更为透彻。

“堂哥,他能给咱们家几代富贵?”

“合作成功,三代无忧,三代之后人死灯灰,世事无常。”

霍承毅估摸了一下。

只要黄七活着,只要他活着,只要他们都互相遵守不乱来,他们之间的合作约定就能保持继续下去。

至于以后,一朝天子一朝臣,没人能说得清。

“三代足以,堂哥,霍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霍祝源赞同表态。

考取功名也不过是为光耀门楣,妻儿富足不受穷困,霍家农户白手起家,富是最好的选择,想贵,就看日后子孙自己造化。

霍大伯和霍大山最后也点头同意,功名不好考,富贵在眼前,那就先选富吧。

结果商定,霍承毅将修路的策划写好,就又悄悄去拜访了黄七。

当晚跟黄七谈了整宿,第二天黄七带着烧砖技术离村回京。

霍承毅则在村里等消息。

“霍大哥,从铜牛县到京城来回路程得好几个月,黄老爷消息传回来怕是要等到过年去了吧。”

小白估算消息时间,交通和通讯真的是古代最恼火的问题。

七王爷就算连夜赶路回去,等到消息传回来怕是至少也得好几个月。

“对,趁着这段时间我再多做点准备,山谷的生产运营还得一笔银子,我们得想办法再多赚点银子,光靠咱们目前手上的分红日子真是紧巴巴的。”

工厂果酒和蒋记店虽然赚得多,但他们手上到处都在花银子。

目前银子进账的速度简直赶不上花出去的,要不是前面去度蜜月时候顺手倒货赚了笔,山谷里的奴隶们就得开始饿肚子了。

还有马上秋收又是收购黄豆的时间,今年的黄豆数量比去年要多很多,到时候需要一大笔银子。

最重要的是布建林这边的建筑队修房子基本是不盈利的。

“霍大哥,下个月秋收节又要开始了,要不我们派人去街上再多摆几个串串摊?还有蒋记店的菜再增加两个特色,搞些活动?”

说起赚钱小白就来劲儿。

每年秋收的时候铜牛县里都会持续一个月的秋收节,这段时间也是方圆百里村民出来凑热闹的时间,县城人流量最大。

是各家酒楼和各种小摊生意最好,最赚钱的时候,过年都没这么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