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兰看着,淡然道:“秦先生,当初我质疑尹公,仅凭一身真性情,所以,同样的道理,你现在回来要为朱雀正名,想我出手助你,也得展示充分的证据。”
秦郁抬起眼。
“好,你要看什么。”
佩兰想了想,竖起大拇指。
“玉,夔,扳,指。”
“……”
秦郁手中一停,洒出几颗豆子。
姒妤看秦郁一眼,连忙接话道:“佩兰,门外人谣传,怎的你也说这样的话。”
佩兰道:“那怎么办?我其实不关心朱雀剑的真假,也没有可以帮忙的地方。”
地图还差一角,佩兰说完,从碗中抓出一把绿豆,补在太行山和中条山之处。
申俞这时开口道:“国都大梁确实是每年生产兵器最多的地区,影响也最大,然而,我王年事已高,各方势力混杂,公子嗣觊觎大位,而相邦仪毕竟是不讨喜的秦使,外加犀首在韩国仍大力倡合纵,东边齐国蠢蠢欲动,老师虽去宋,也随时可能回来辅佐新君,只能说,此时选大梁,成,则千古留名,败则粉身碎骨。”
姒妤道:“正因四方瞩目,所以,先生要试行的桃氏门规,只能成,不能败。”
秦郁道:“这样,佩兰,既然大梁牵扯甚多,不如你推荐一个适合的地方。”
佩兰顿了顿,修长两指衔起一枚红豆。
秦郁目光诚恳,随佩兰手指,看见红豆落在朝歌和大梁间近函谷关的一座城。
“宁邑?”秦郁道。
“宁邑!”佩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