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避实

犁汉 请叫我陈总长 2965 字 3个月前

但索亭因为处在内腹,已经很久没有听闻烽火。延熹年间,荥阳地区发生过一场地震,使得索亭的城墙塌了一段,大概有一里左右。当时的戍长几次汇报给荥阳令,让其拨款修缮,但上面总用各种理由搪塞了。</p>

毕竟说到底,天下承平,城墙塌了一段就塌了一段呗。没见到南方的县城,连城墙都没有,只不过用篱笆荆棘围了一圈而已。</p>

但这一刻,这段坍圮的城墙,成了索亭上下的催命符。</p>

那边何仪带着大军刚抵达,那边索亭就开了壁,索亭的戍长带着女卷直接从北壁逃窜了。但这哪能跑的了,最后索亭戍长战至力竭,被何仪俘虏了。</p>

何仪需要此人告诉他,此刻荥阳城内的虚实。索亭戍长被拉前问话时,没撑多久就投降了。说到底,他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吏,这大汉轮不到他来尽忠,他还不配。</p>

有了索亭戍长的帮助,何仪很快就招降了城内的二百名戍卒。附近的一些山寮众在听到黄巾军已经杀到了索亭,纷纷来投。</p>

世上从来就不缺聪明人。这些投何仪的山寮众们知道黄巾军下</p>

一个目标就是打荥阳。打荥阳不就是打敖仓敖仓是什么地方,那可是粟山粟海,只要随黄巾军抢一把,那日后还会缺粮吃吗</p>

之后何仪向索亭戍长仔细询问了荥阳的情况。</p>

从中得知,此刻的荥阳的确空虚。其本来有兵两千,但一半之众已经汇集附近几个县的县卒,南下管城,欲阻挡驻军在苑陵的张冲部。</p>

很显然,荥阳方面并没有料到,会有一只贼军会飞度嵩山,从密索道奔袭而来。</p>

得了这个情报的何仪,大喜,决定加快速度,抓紧战机,所以他并未在索亭修整,只稍微整顿了刚投降的两百戍卒,就向着二十五里外的荥阳而去。</p>

其部于当日申时,赶在太阳下山前,行至距离荥阳城只有不到十里的一处平原,驻军修整。就这样,从二十二日伏杀京县援军,到二十三此刻兵围荥阳,何仪一共只花了一日便赶到,可以说相当之顺利。</p>

其实事情的发展确实如那位投降的索亭戍长所言,此刻的荥阳分外空虚。</p>

无论何仪是不是私信太重,自己率军独走,但有一说一,他抓的时机是真的好。此时,何仪连破京县、索亭两处,日驱四十里,所当无一合之敌,证明了走京索道确实避实就虚,正得兵法之妙。</p>

此外,何仪用兵果决也是其中重要因素。何仪伏杀了京县兵后就有了奔袭荥阳的念头,而等顺利击破京县,这个念头直接被他果断执行。这是一个优秀的将领应有的素养。</p>

而且为了保证突袭不被发现,达到出敌意料的目的,何仪专门选了山间僻径间道而行,一路上要是遇到樵采的樵夫,也掳到军中,以防其报官。</p>

当然何仪顺利完成此突袭,和他麾下的这两千部下也是密不可分的。之前他从张冲那领了伏击任务,就从自己麾下六千军卒拣选了两千精锐,而且不带家属和辎重。正是这一只精干武装,又轻装简行,才完成了突袭荥阳之战略目的。</p>

正是上述之种种,当何仪率部驻扎距离荥阳城不足十里的地方时,荥阳城内的荥阳令得到了城外商旅的报警。</p>

这些商旅禀告城外十里外有黄巾军。</p>

荥阳令根本不信,直接将这些商旅以欺军之罪给斩了,首级还吊在外面的城头。</p>

就在外面这些首级还淋淋滴血的时候,正巡县的郡督邮慌忙带着舆队逃窜入城,并给荥阳令带来一个绝望的消息:</p>

“黄巾蛾贼,大兵压境。”</p>

此任的荥阳令叫杨懿,出自显赫的弘农杨氏。其人有着传统的公族子弟的习气,那就是极度自信又目中无人。但公族的教育,又使得此人颇有能力。</p>

但可惜杨懿已经为尚书台的选部铨选升迁了。他已经坐满了三年县职,要上京叙职去。当然这个年资一满即能升迁的待遇也就是他们这些公族子弟才有的。要是都这样,那也不会有那么多一辈子都在县丞任上蹉跎一辈子的老吏了。</p>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杨懿不愿多生枝节,对城内防务军阵一概不理,只等新的荥阳令到任,他这里一交接,就可以回京做他的议郎了。</p>

但谁知,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黄巾兵杀来了,而这时候新的荥阳令却还未赶到。没奈何,杨懿只能再此揽下这个烂摊子,重新接过荥阳防务。</p>

杨懿还是非常有能力的。他做了三年荥阳令,非常清楚荥阳防卫的重点就是荥阳的北侧水门。靠这条水门就可以直入黄河,再下洛水,然后一路可进入京都。换句话说,荥阳就是丢了,这水门也不能丢。杨懿一定要守住荥阳水门这条水道。后面的敖仓、广武城都在这条水道上。</p>

于是,他以荥阳令的名义,发檄征调荥阳丁口八千,上至耄耋,下至束发之龄,只要能拿得动戈矛,统统在被征之列。甚至丁女也被征发,用给城头上的丁男转输补给。</p>

杨懿这次是真的狠。河南郡作为京畿郡,在籍人口大致在百万。但其中洛阳一地就划去了三十万。而河南郡领县有二十一城。换句话说,抛开京都,剩下诸城平均每城不过有口两万。荥阳城大,稍微多些,但也不过三万人上下。</p>

而杨懿这一次直接征了八千丁男,可以说将荥阳城扫地为兵,若不是此地大族众多,也都支持杨懿,这种征调规模是不可能做到的。</p>

要知道,此世毕竟不是秦汉的军国体制,可以用行政命令调动全国资源。东汉他虽然是汉,但到底和西汉不同了。</p>

杨懿征了这八千丁男,再并上自己手上的千余县卒,就做如下布置。</p>

趁着敌还未围城。立马在城南修造三处壁垒工事,和城墙上的弓弩兵互为犄角。然后在最重要的北门水门,沉了三条巨舟用以堵塞水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