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避实

犁汉 请叫我陈总长 2965 字 3个月前

光和六年,八月二十三日,一只两千人的军伍急行在京索之间。</p>

这只军队自然就是决定奔袭的汝南黄巾何仪部。</p>

但在他们攻击荥阳之前,他们必须要先打下中间的一个小邑索亭。说来,这京邑到索亭的这段路也被称为京索道。</p>

在那场决定汉室天命的楚汉对峙中,京索之间曾发生过一场虽小,但决定战事发展的战役,那就是京索之战。</p>

那年五月,刚刚经历过彭城大败的刘邦,一路风声鹤唳的逃到了荥阳。萧何发关中老弱全部支援前线的刘邦,但依旧抵挡不住西楚霸王的进攻。就是这时,韩信率部支援刘邦,并在这京索之间与项羽大战,大胜。这是汉军第一次在正面战场上击败不败神话的项羽,可知韩信这一战对汉军军吏的精神世界到底有如何大的冲击。此战一后,楚兵再不能西进。</p>

可以说京索之战才是刘汉天命的开始。而这一次,时隔近四百年,一只黄巾军再一次在这里向庞然大物的敌人挥臂而起,但这一次结果是如何呢</p>

队伍中奔行中的何伯此时再忍不住了,他问一边的的渠帅何仪,问道:</p>

“侄,你到底怎么想的。明明和泰山军一起行动更安全,为何还要冒险呢”</p>

这里只有何仪与何伯,没有旁人。所以何仪到底说了实话:</p>

“叔,你知道先入关中者为王这个典故吗”</p>

“那是啥”</p>

“叔,我早就告诉你要多听一些有用的。那些读书人说的还是有些东西的。”</p>

“说这些干啥,你就告诉叔你想说啥。”</p>

何仪叹了口气道:</p>

“汉室的开创者刘邦,当年也是和我一样就是个亭长。但最后他得了天下,其中最关键的转折就是”</p>

何仪还要说,何伯突然打断:</p>

“啥,汉室的开创者和你一样都是个亭长怎么可能,那汉家皇帝不都是上天在人间之子吗我从小都听过赤帝斩白蛇的故事。你现在说那天子竟然是小小一亭长”</p>

何仪被打断有点不快,他埋怨:</p>

“叔,所以我告诉你要多听读书人讲古。你整天听的那些东西哪个是真的,反而人家读书人随意从书里看到的东西就是你我一辈子不知道的密辛。所以,读不了书就听书。”</p>

何伯讪讪一笑,意思何仪继续。</p>

何仪无奈,继续道:</p>

“当年刘邦和项羽一同受封于楚王,当时楚王就与二人相约,谁要是能先入关中,灭亡暴秦,就能做新的秦王。然后二人就用自己的方式来争取入关中。当时最强的是项羽,而刘邦怎么看都没有可能。但最后的结果却是刘邦先入了关中,你知道为何”</p>

“为何”</p>

“就是因为项羽最强,所以吸引了秦军的全部注意力。而刘邦就是在项羽和秦军大战的时候,从武关偷袭,率先进入了关中。”</p>

“额,侄。你说这个是想说啥”</p>

何仪眼神发亮,沉道:</p>

“你不觉得现在我们和泰山军就是这样吗泰山军确实更强大,但也正应为强大所以吸引了汉军的全部注意。而现在的荥阳定然空虚,我若假轻兵两千,倍道袭之,唾手可得。你想想,攻破荥阳的功劳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到时候,天下黄巾都会将我何仪当成推翻汉室的最大功臣。等人公百年,我未尝不能争一争那个位置。”</p>

何伯嘴角发涩,嗫嚅了句:</p>

“我明白了,但”</p>

“怎么了”</p>

“我将咱们奔袭荥阳的事告诉张冲了。”</p>

“你。罢了,总之泰山军要是想阻止也来不及了。”</p>

索亭距离京县只有十五里不到。</p>

只行了半日,何仪带着两千大军行至了索亭城外。</p>

索亭城很小,但因为此城属于军塞,所以负责防务的不是县令长,而是一位戍长。索亭作为荥阳的外围军塞,所以有一只二百人的营兵驻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