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团练

犁汉 请叫我陈总长 2989 字 3个月前

随着张达戟指那年轻县吏,场上氛围顿时紧张起来。</p>

在后面这些县吏们看来,贼到底是贼,喜怒无常简直没个定性。</p>

但这些县吏们其实也是这样的,只是这一次操生杀权柄的不是他们,所以他们才不适。</p>

张达突然指着这小吏,想看看他的惊慌失措,但张达却意外的发现,其平静的眼神波澜不惊,这倒让他对其人产生了兴趣,遂问:</p>

“你这小吏,还未讲过自己姓名。说来。”</p>

那小吏不慌不忙,只是拜道:</p>

“在下新郑申商,见过将军。”</p>

“申商嗯,我知道了,名听着不错,像个读书人的名。但我话还是要说在前头,要是一会你说的办法没用,那只能请你上去一遭了。”</p>

申商继续一拜:</p>

“如不行,仆甘死。”</p>

在县署外,当张达的扈兵将新郑令的尸首放下后,还当着众闾民的面前将新郑令用棺木收殓好,果然奏效了。</p>

闾民们见状都陆续散了回去。其实他们也知道,这也就是这个程度了。</p>

虽然新郑令对他们有活命之恩,但这世道没个道理的。或者说人人都有自己的道理的。他们也知道他们县里的那个游侠周贵为何要杀新郑令,冤冤相报嘛。所以新郑令被杀后,他们虽然难过,但也知道这是新郑令咎由自取。</p>

但等他们看到新郑令的尸首被悬挂在外后,他们就受不了,不带这么折辱人的。所以他们冒着刀兵,也要为新郑令讨个公道。</p>

现在结果是好的。而且从这一次,他们确实发现这一伙黄巾军真有点不一样。</p>

按常理,他们刚刚那样冲撞,不说杀几个,那至少也要把领头的拿了鞭挞。但这些黄巾军却非常克制,一直试图在和他们沟通,这就有那么种爱民如子的味道了。</p>

张达也不知道,他这无心的一手,到收获了不少本地的民心。</p>

随着新郑安定,张达迅速回信接应泰豫联军入城。</p>

这边泰豫联军入司隶校尉的第一战打得漂亮,那边在阳翟,一场军议也在开始。</p>

豫州颍川郡,阳翟。</p>

新的帅臣新的幕府。</p>

诸营将、谋士悉聚在阳翟的郡守府,由颍川郡守阴修作陪,新任左中郎将张温开始了他第一次全军大议。</p>

而原左中郎将皇甫嵩额头中箭,时醒时昏,不过据说曹操已经请了自己老乡,也就是同县的华佗来幕府为皇甫嵩治伤,也许会好些吧。</p>

但不管怎么说,有朝庭法度在,即便左中郎将部大多数军吏都是皇甫嵩征辟整训的,但只要张温有那旌节,坐在那牙帐里的终究还是张温。</p>

张温这会正对着近百名军吏、幕僚口若悬河,在场的都是屯将以上的军吏,在外面也都是二百石以上的品秩,但这会却都像黎庶一般,正襟危坐,听着上首的张温训示。</p>

军议一开始,张温就大发雷霆,他一方面以朝庭的口吻痛斥左中郎将行营诸将指挥无能,作战不力,将朝庭主力部队浪费在了颍阳。</p>

他怒斥:</p>

“你们当中有一个算一个,哪个不是国家栋梁,朝廷菁英。不是在西北战场磨炼过,就是在北面打过鲜卑人。但现在呢忠君报国的精神都哪里去了全军上下颟顸懈怠,在这样下去,朝廷社稷就要亡在你辈之手。耻辱”</p>

张温不仅是朝中司空,更是为数不多在外总戎的帅臣。以三公之尊而任方面之任,这也就是光武年间,那些个云台将们才有的待遇。</p>

所以当张温用这些严厉的措辞训斥这些汉将吏时,全场人大气不敢出,全都在缄默。之后张温又骂了小一刻,然后突然就点了之前代指挥的中军校尉赵融。</p>

张温骂赵融:</p>

“还有些将领,不顾大局,拥兵自保,将国家之兵当做私兵,好大的狗胆。需知尔等手上之兵,食的是汉家的粟,忠的是汉家的事。颍阳一战,就是因为尔等见死不救,才使得后校尉部全军覆没。你赵融就要为颍阳的惨败负责。还有不要觉得某些人会保你,他自身难保。”</p>

赵融开始还默默听着,反正没点他,但突然听到张温不仅指了他的名字,还要将颍阳大败的责任归结自己,顿时就慌了。</p>

他看了一眼张温边上的曹操,猜到是此人陷害自己,暗将这口气忍下。赵融膝行出列,对着张温重重叩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