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西南出海口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4002 字 3个月前

“毕尚书,你应该都听到了,官学、铁路、府道、县道、城池修葺等各项预算不低于三千六百万两,以你的预计,麓川之地需要多久才能赚回来这么多银子。”</p>

“另外,麓川可以自己承担多少国朝又要帮忙分担多少”</p>

毕自严毕恭毕敬的聆听朱由检的问题,在他说完后这才作揖,当着百官的面说道</p>

“洪经略那边,暂时还没有将麓川的文册账目送来,按照北镇抚司的估计,麓川应该有田亩三千余万亩,人口六七百万。”</p>

“按照新政来办,应该能有四百余万石田赋,商税不明,但是按照同等人口的交趾来看,只要皇店在麓川开办,应该能有三百万两的岁入。”</p>

“这两者加在一起,直接的商税和皇店收入,加田赋,约能解决五百万两。”</p>

“工部的预估如果是分年来说,麓川八年时间就能自给自足解决,不过如果加上当地布政使司的问题,麓川需要十年才能自己解决,而铁路不可能等这么久。”</p>

“加之官学没有算上后续移民的读书问题,老夫认为,麓川的建设,可以以麓川出六成,国朝出四成,每年投入五百万两银子,约八年结束。”</p>

毕自严把话说了个清楚,差不多就是麓川的洪承畴自己解决三百万两,户部这边出二百万两,连续建设八年。</p>

这样对麓川负担不大,对朝廷负担也不大,不过</p>

“不过,既然麓川已经平定,那四川、云南、贵州、交趾的赋税,是否应该上交户部了”</p>

毕自严说出了他要解决麓川财政的真正问题所在。</p>

之前洪承畴经略西</p>

南,西南财政是一直没怎么上交户部的,现在麓川平定,洪承畴只需要管理麓川,那其它四省的赋税就可以交出来了。</p>

对此,朱由检也表示赞同,因此他对百官说道</p>

“自今日起,擢升洪承畴为南安伯,遥领南京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p>

“这”</p>

朱由检一开口,殿上文臣纷纷迟疑了起来,而浙党的施凤来更是上前作揖道</p>

“殿下,国朝自内阁设立以来,从未有让勋臣入阁的先例,这”</p>

“没有先例就从天启朝开始开”朱由检的声音并不大,但却振聋发聩。</p>

和南明一样,历史上南明不让江北四镇的人入阁,用的就是施凤来的这个理由。</p>

然而对于朱由检来说,没有规矩,那他就给大明朝开开规矩。</p>

“那洪承畴也是丙辰科殿试二甲的进士出身,怎么祖宗有说过进士出身的勋臣不能入阁吗”</p>

“这倒是没有”</p>

朱由检的话把施凤来给问住了,他用回应普通皇帝的话来回应朱由检,但他忘记了,朱由检不是皇帝,也不在乎那些狗屁规矩。</p>

让洪承畴得伯,入阁,遥领尚书,这个事情即便朱由校拒绝,朱由检也要据理力争。</p>

洪亨九这厮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这满朝的官员比他还坏,最少这洪亨九还办事。</p>

想到这里,朱由检看向了吏部尚书兼内阁首辅的顾秉谦。</p>

“顾阁老可有意见”</p>

“老夫没有,洪亨九的功绩,理应入阁,封爵。”顾秉谦这个老滑头继续摆烂,朱由检见状也不再理他。</p>

至于袁可立,近来他受了风寒,在家中养病,不过就算他知道洪承畴入阁,估计他也不会评价。</p>

因此,朱由检扫视了一圈殿上群臣,见他们都没有反驳后,便知道这事情定下来了。</p>

不过在麓川和洪承畴的事情定下来后,朱由检还得给麓川委派主要官员。</p>

“西军都督府的木懿就留守麓川,担任麓川总兵吧。”</p>

“至于麓川布政使司,暂时由洪承畴担任,直至麓川的贼寇彻底清剿结束。”</p>

说罢,朱由检说起了一件事情</p>

“万岁委派孙传庭经略乌斯藏,这件事情无可厚非,乌斯藏内部动乱,容易产生对国朝有威胁的贼寇,收复也是应该的。”</p>

“不过,当地番人居于高原之上,地理优握,难免割据。”</p>

“仅仅是收复乌斯藏,无法满足国朝对边塞的掌控。”</p>

“因此,内阁给孙传庭拟诏,着乌斯藏经略孙传庭在平定乌斯藏后,将乌斯藏番人内迁河西放牧屯垦。”</p>

“此外,今岁国朝的囚犯一律拘留,待乌斯藏平定,一举流放。”</p>

朱由检的心思,洪承畴一点没猜错,朱由检确实要内迁乌斯藏的番人,然后用汉人囚犯去填补当地的人口空缺。</p>

大明每年因为贪腐受贿,以及民间搏斗,寻仇而入狱者不下万人,将他们流放到乌斯藏,朱由检一点愧疚都没有。</p>

至于他为什么要把乌斯藏的番人迁移到河西,那就不得不提到河西的对面是哪里了。</p>

西域一个汉人丢失六百余年的地方,如果说河西最少还有归义军,那西域可以说自从元和三年,退到龟兹城的安西都护府覆灭以来,便再也没有汉人王朝的势力深入。</p>

哪怕是大明,实际上也只有西域东部的哈密一带罢了,面积不到西域整体的十分之一。</p>

如果朱由检没有记错,眼下距离唐元和三年,已经过去八百二十四年了,也就是说,哈密以东的疆域,汉人已经丢失了八百二十四年。</p>

尽管清朝很烂,但在西域的这件事情上,清朝的乾隆和左宗棠还是做得相当不错的。</p>

虽说海权崛起,但陆权对于大明也十分重要。</p>

眼下的西域早已从千里佛国变成了一片绿洲,而当地只有天山南北和一些绿洲可以开发,十分适合游牧。</p>

迁移蒙古人没什么用,但是迁移会放牧,会耕种,并且还信仰佛教的乌斯藏番人去西域,那就对大明有着实际的好处了。</p>

不过,乌斯藏的几个教派让朱由检不是很满意,他得对这几个教派敲打敲打,改改规矩,然后再把他们放去西域。</p>

想到这里,朱由检也站了起来</p>

“散朝”</p>

“千岁、千岁、千千岁”</p>

见朱由检起身,鸿胪寺卿连忙唱声,百官纷纷行礼,朱由检就这样堂而皇之的走出了皇极门,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