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991农谚

说起来钦天监虽然是独立衙门,可谁叫这衙门是归礼部管,出了岔子可不是就要礼部的锅。

万士和急忙又补充一句。

张居正和魏广德都是笑呵呵点头,一派和睦喜庆的气氛。

过去魏广德对这类农谚其实颇不以为然,可是到了明朝,他就算心里不信,可也不得不考虑周遭人的看法,所以听到张居正的话,就是微微点头。

万历元年剩余的时间里,倒是没发生什么大事儿,也是很安逸。

其中丙通“饼”,饼就那么大,如果分的人多了,大家都吃不饱,分的人越少自然越好。

今年是真的轻省,漕粮早早安全抵达通州仓,南北虽有小战事,但官府平息都很快速,没有酿成大事。

好吧,钦天监职能就是观察天象,推算节气,制定历书,还有就是阴阳之术。

与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三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相似。

“才安省一年,难道明年这天儿又要变了。”

前有一龙治水,后有十牛耕田,可不就是预示着来年怕是有大水,不仅影响漕运,还影响大明各地的农业生产,这就不是个小事儿了。

“呵呵,风调雨顺,天下太平,内阁的差事儿自然好做。”

听到魏广德的打算,张居正收回捋须的手,郑重问道:‘此事可有和谭司马商议?兵部是何意见?’

之前魏广德的布置的那些事儿,都是来年发动,而且是由兵部主导,所以其实他并不忙。

下面汇总上报,户部还要派人核查,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拿出来的数字,所以宗禄现在是个什么情况,三个阁老还真不清楚。

现在发现明年天气怕是不好,这不就马上报到礼部,再往上奏,让朝廷早做准备。

牛的数量少,那么牛就很辛苦,但也说明田地好耕种。

现在朝廷能做的,就是派出御史巡视河道堤防,户部筹集钱粮以备万全。”

要说这农谚的来历,就很有些历史。

张居正点头笑道:“平时只是交流,你我随意说说也就罢了,可真要事关政务,还是的谨慎从事。”

至于各地发来的文书,大多都是惯例,启奏些鸡毛蒜皮的事儿,照着往年票拟就好,所以这会儿也是凑趣道:“可不,今年貌似也没发生什么大事儿,都是往年的旧例。

很快,就有中书离开去户部和都察院找人。

“先让兵部派员摸摸底,看看下面实情,有了结果,我们再议。”

以后内地卫所,魏广德是打算全部由所在州府供应,不再屯田,实际就是把卫所兵向营兵逐渐转移。

所以,给王国光的要求一是回去清理各地积存的粮食,将其保存在安全和交通方便之地,便于朝廷调集转运,二就是要漕司命令漕军,今年出航时间提前,务必赶在运河解冻,恢复南北交通后通过黄河进入山东。

类似的还有三人分丙,八日得辛等,都是古人预测来年气候,指导农业生产的谚语。

当然,对于屋里人来说,大家更加关心的还是黄河所涉及到的漕运。

魏广德闻言微微点头,“此事已经和谭子理商议过,不过他并没有表态,事关重大,他也要回衙门商议一番,看看其他人的态度。”

魏广德注意到张居正瞟了自己几眼,知道是这位想让自己说话,估计他还要再考虑考虑。

“万尚书,上月钦天监就进贡大统历,怎滴当时没有发现?

“再有半个月就要封印,今年就算是顺利过去了,呵呵”

吕调阳口中的一龙治水、十牛耕田其实都是民间俗语,也是农谚,都是流传相当久远,不少古书上已有记载的事儿。

涓竴涓浜屼簲涓涓節鍥涓

所谓“一龙治水,十牛耕田,三人分饼”,这些指标分别对应着雨水情况、田地耕种难度以及粮食收成。

还要时隔一个多月才反应过来,这才急急上报?

这是想打朝廷一个措手不及吗?”

“咱们还是先让户部早些筹措些赈灾钱粮为好,工部那边最好也让各地河道分守、御史动起来,尽快复查域内河防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