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肯定

“哦。”

张居正习惯性跟了一句,就不再多言,而是等着高拱继续往下说。

“我记得当时善贷也是极力支持此事,开放月港,最早也是他提出来的。”

高拱继续说道。

“看来善贷对海运很有好感,早就听说他和辽东商人关系好,他们的人参、鹿茸还有裘皮送到京城,都是挑最好的给他府上送去,货物也都是和他关系好的商号才能收到。”

张居正听到高拱提起魏广德,当即就给他下了眼药。

反正现在魏广德不在这里,他说的话也没有胡编乱造,还都是真事儿。

“他一直都支持海运的。”

高拱这时候终于才是点点头,“甚至,他觉得应该彻底废除禁海之策,以月港为始,逐渐开放.”

高拱说的这些,张居正此前可不知道。

虽然二人曾经讨论过海运,但要多是把海运作为备选。

现在高拱所说,其实就是他在隆庆皇帝那里看到魏广德所献奏疏的内容。

魏广德猜的没错,他的奏疏,隆庆皇帝都会和首辅及心腹大臣密议,以前是和高拱、徐阶等人单独商量,后来高拱走了,他才和徐阶、李春芳等人讨论。

其实魏广德、陈以勤等人有些没有把隆庆皇帝看透,隆庆皇帝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魏广德的提议,他一般都不会和陈以勤、殷士谵等人商议,而是找徐阶、李春芳等人讨论。

而徐、李等人的提议,则是找陈以勤、魏广德等人商量。

利用大臣之间政见不同的关系,对提议进行充分的分析讨论,这点隆庆皇帝玩的很溜,就是不偏听偏信。

当然,如果最后大家意见都不同,他就会选择留中。

这也是魏广德说他曾经递给隆庆皇帝几份奏疏,但是最后都没有回音的主要原因。

其实,他的很多建议,并没有被徐阶、李春芳等人认可,或者只是部分被认可。

“这可是有违祖制啊。”

等高拱说完魏广德的一些主张,张居正就微微皱眉说道。

“是啊,就是因此,当初陛下才没有接受。”

高拱说道,“只是没想到,现在朝廷又被逼到绝路上,看样子不行海运是不行了。”

“当初海运济辽时,为何粮草不走辽西,而是用海运?”

张居正开口问道。

当初裕袛商议此事时,张居正还没入裕王府,当然不在此列中。

徐阶知道,但也是由高拱转告的。

“陆路运输,始终多有不便,且耗费巨大。

确实如贾尚书、善贷所言,海运耗时颇短,耗费也是非常之少。

所以我现在也接受梦龙之言,漕粮自淮安出海到天津这条航路,不管黄河有无水患,朝廷都必须掌握,以备不时之需。

明日我会求见陛下,按照善贷的建议,以后的漕粮,每年都固定一定数量走海路,以保证漕兵熟悉路线。”

魏广德不知道,曾经在徐阶、李春芳口中多此一举的事儿,居然会得到高拱的支持。

内阁已经定调,不过外廷可不知道。

不过因为梁梦龙奏疏所说民间商贾就在走这条航路,倒是让许多反对官员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反对的理由,那就是海运风险。

其实这会儿看过梁梦龙奏疏的朝臣,支持和反对的声音是一半对一半,有些相持不下。

毕竟现在漕粮运输成为北方稳定的重要一环,梁梦龙所提法子,刚好就可以解决运输难题,自然认可的人不在少数。

到了晚间,内阁里传出高拱和张居正都持肯定态度后,虽然不是立马换风向,但反对之声也是小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