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817钞关

“若是朕派遣内官前往各地钞关监督,又如何?”

过段日子我们在议一议此事,相互之间查漏补缺,等谋划好后再向陛下奏报。

倒是让礼部卡一卡,用银子换爵位,最大可能减少宗室人数才是善政。

“这样啊。”

下面那些镇国将军,中尉一类的,也就那样。

陈以勤开口说道,“我听司礼监一个随堂说的,其他就不知道了。”

不过要是在过去,准确来说就是嘉靖二十七年以前的话,皇帝派内官也就派了,可现在情况不同。

不过到了嘉靖朝,户部财政紧张,于是多次和嘉靖皇帝争论后,终于在嘉靖二十七年和嘉靖皇帝达成一致,那就是对半分配钞关所得。

魏广德心里就是一紧,隆庆皇帝问他,这个可不好接。

殷士谵只是笑笑,随意说道,“不过叔大那个建议,我估计骂的更多。

只有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朝廷财政受禄米的拖累。”

隆庆皇帝又问道。

不过很奇怪,他们都没有名言表达自己的态度。

隆庆皇帝看魏广德看完,就开口对他说道。

等他又给隆庆皇帝答疑解惑后,正准备请辞,隆庆皇帝忽然从御书案上拿起一份奏疏递给他。

“善贷,你看看吧。”

年来当事之臣,固有洁己澄源,通商利国者,操柄行私、蔑法干纪者亦往往有之

各钞关商税岁入不赀,而独委柄于一主事,利权所在,易以不肖之心乘之”

“正甫兄,你这是打算就在这里问吗?是不是该给我摆上一桌,咱们边喝边谈?”

因为郑大经这份奏疏所言之事乃是榷务,其实是说朝廷在各地设置钞关征税,但来往商船上所载货物极多,且还有许多是贵重物品。

至于管理钞关,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就是一颗摇钱树,特别是苏州钞关,即为我们耳熟能详的浒墅关,更是成为全国税额最高的钞关,成为了北京户部的摇钱树。

因为商人需要宝钞在钞关抵税,所以多多少少还能换点东西。

这个不得而知,不过换到他那个位置,肯定是会以确保皇权稳固为第一要务,所以他的选择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魏广德本身就搭乘过商船,也用官船带过商队,对钞关存在的弊端那是心知肚明。

“呵呵,善贷也是为了朝廷,陛下会理解的。”

若是在皇帝看到前,他们还能在票拟上做做手脚,遮掩过去。

不过钞关在建立之初,因为宝钞尚有一些地位,所以征收的关税是金银和宝钞按一定比例收取,钞关之名也因此而来。

魏广德知道,自己给各藩王府禄米定额和张居正提出的“减薪”想法,已经得到了李春芳的支持,而从陈以勤和殷士谵的态度来看,似乎也很心动。

对于郑大经所奏之事,臣以为可以在都察院重设‘钞关御史’,监察各地钞关,平日由地方府县派人监督即可。”

魏广德带着奏疏回了内阁,没有回自己值房,而是直接去了首辅李春芳那里,把隆庆皇帝交代的事儿详细告知了他。

“上午的时候,成国公入宫了,估计陛下从他那里已经知道一些事儿。”

陈以勤也是说道,“所以我才说,此事需要缜密的布置,通盘考虑,说不得许多人还要往凤阳送。”

隆庆皇帝交代完后,看无事就让魏广德退出乾清宫。

“那大家回去以后,对今天提出来的都再想想,最好能写一个章程。

嘉靖后期,每当京官发不出俸禄的时候,就是钞关的银子顶上,有时候甚至要暂借本该归入内帑的银子,之后再归还。

毫无意外,今日隆庆皇帝召他觐见就是为之前大阅演练一事,明显是对其中一些细节反复询问。

魏广德直言道,他知道今天可能令皇帝不快,可也没办法,谁叫他是文官。

“你觉得如何定夺合适?”

李春芳没有马上召集旁人议事,而是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