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7机会

现在想来,当初徐阶就是稍稍动了些恻隐之心。

徐阶虽然和高拱保持良好关系,可这都只是表面而已,在内心里,他当然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取代高拱在裕王心目中的位置。

只是,裕王那里情况太特殊,而他做为嘉靖皇帝的臣子,也不能断然投效,那只会让自己在皇帝面前失分。

所以,他选择让弟子张居正进裕王府,增补这一份感情。

不过想到以后,徐阶在内心里还是把高拱,甚至魏广德看作敌人了。

以前,魏广德还不怎么入他法眼,毕竟官职品级就在那里。

但是这两年,通过张居正,徐阶已经看出来了,魏广德在裕王府里地位不低,在裕王心里的位置,怕是已经超过陈以勤、殷士谵这些陪伴他多年的老臣下了。

张居正说完话后,就等着老师说话,只是老师那里确实久久无言,似是还在陷入沉思。

张居正自然不能这时候打断老师的思路,就只能继续等待。

良久,徐阶眼睛微动,似是回过神来,嘴里澹澹开口道:“善贷的话有理,倒是老夫思虑不周了。”

徐阶起身,在屋里走了一圈,这才又对张居正说道:“此事我记下,明日一早就联系杨尚书处理此事。”

待说完话,徐阶转向张居正说道:“对这个魏广德,你也要加倍注意,或许将来他会是你同甘共苦的盟友,也可能是反目成仇的敌人,你心里也要有个数才好。”

闻言,张居正立马就懂了老师的教导。

魏广德能力太强,将来势必会和他争夺朝堂的话语权,即便他和魏广德很多方面看法一致也不会改变,亦如和高拱关系一般。

之前,老师徐阶就已经提醒过他此事,时刻提防高拱背后使坏。

因为,大明朝堂上的首辅,只可能有一位。

张居正躬身答应,毕竟老师也是为他好。

这点,他还是分得清的。

张居正离开徐府后,徐阶也在心里盘算这此事,明日一早就要派人去请杨博杨尚书来内阁商量此事,还要握住蓟镇总兵,这样才能控制住蓟镇的兵马,最起码让朝廷知道杨选在做什么。

以徐阶对杨选的了解,他是真有可能不理会内阁条子的。

而此时京城北面的燕山山脉里,一支庞大的骑兵部队正在蜿蜒的山道上缓缓而行。

这支军队,自然就是黄台吉率领的蒙古部族骑兵,他们刚刚在辽东歼灭了总兵杨照率领的部队,之后就利用战马的机动性,快速逼近蓟镇。

古代称大道为关,小道为口,坐落在燕山山脉的古北口,正是万里长城的众多关口之一。

古北口长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区古北口镇东南,由卧虎山长城、蟠龙山长城、金山岭长城和司马台长城组成,为辽东平原和内蒙古通往中原地区的咽喉。

黄台吉这次南下,首选攻打目标自然就在这里。

只不过,古北口特殊的地理位置,自然也是明军重点关注的地段,平日里就防守严密,更何况蓟辽总督杨选刚刚又下了命令。

躲在远处观望,黄台吉发现此地明军防守森严,几无懈可击,只得无奈选择放弃,另寻一地作为突破口。

黄台吉也不是傻子,蒙古部族人口本就不多,他不可能不计伤亡去攻打明国的长城,毕竟打下来也守不住。

这里,不过他他们进兵和退兵的通道,完全不值得花费太大力气。

放弃古北口,并不代表他们就要放弃这次攻打大明的机会。

蓟镇大军匆匆出发离开三屯营往山海关方向机动,明军动作不小,消息自然有人会通过一些渠道传到鞑子军中。

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若是放弃,黄台吉不知道回去老爹俺答汗会怎么修理他。

虽然这些年,老汗已经不想打打杀杀的,所以也有心约束部众,可毕竟要吃饭。

连续天灾,让蒙古人现在的日子过得极为艰难,可是大明却一直堵死了互市的通道,不管他用什么法子联系明国官员,都不见效。

这次,俺答汗也是抱着锻炼辛爱台吉的目的才答应他动兵的请求,要是成功就可以逼迫明国就犯。

黄台吉率部离开古北口向东,沿途又观察了曹家寨关和杨家堡等沿线堡寨,终于到了泉水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