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页

造车[校对版] 榕之子 1839 字 2022-11-05

西方一家主流媒体对凯雷成功收购了徐工大肆报道,在文章中为这样的举动唱起了赞歌,称其为足以载入年度最佳并购的大事件。从文章报道中可以看出,国外资本对中国庞大的大型国企改革产生了浓厚兴趣。

就算徐工以及地方政府想保持低调,但在西方媒体大肆宣传下,徐工被以20亿人民币成功卖身美国投资机构的新闻终于开始发酵,风头很快就超越了南方的格力集团。

这个时候,大家才发现,跟格力相比,徐工才是更加应该保护的自主品牌。

修路建桥起高楼大厦,都需要徐工的机械产品,跟格力比起来徐工更加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安全。

今后中国所有工地上机械产品都将打上美国人的烙印,这样连小学生都知道的恶果为何就堂而皇之实现了呢?

“现有国家政策规定,除了盾构机之外,剩余机械工程产品都不涉及到国家安全。

挖掘机、起重机、推土机等跟轿车一样,属于工程日常使用产品,国家并未将其列入安全战略领域。

因此,我们这次出售,属于正常企业行为,职工、企业和地方政府利润都没有受损,属于三赢选择。”

纸包不住火,媒体纷纷北上来到徐工集团采访,针对打包卖身给美国人是否危害到国家安全,徐工方面的发言人说出上述一番话。

此话一出,立即引发媒体一片哗然,要知道汽车领域国家可是管控很死,50股权比的份额不容突破,而徐工则直接卖掉了85股权,相当于把命运拱手让给了美国人。

跟马大粗的卡特彼勒相比,凯雷资本就聪明多了,他们承诺把其中3的股权授予徐工现有管理层以示激励,实际折算下来市值至少在1个亿以上。要知道当下国企高管每个月薪水在2000多元出头,1个亿的奖励是所有人一辈子都无法奋斗获得的直接收入。

这也容易理解为何凯雷资本在徐工并购案中可以一路绿灯,获得管理层的大力支持,最终把其他竞争对手都淘汰出局。

对于并购后职工、企业、地方政府都没有损失,美国人也没有损失,到底谁损失了?

当然是国家损失了,今后中国的机械工程行业将被控制在美国人手中。

徐工私下卖身给美国人的新闻,不但民间舆论一片反对,就连国内同行也大声抗议。

一是将来外资一股独大,国内弱小的自主品牌将没有抵抗的能力,会被全部扼杀。二是大家看到了徐工以20亿元就卖身,实际上就是一块大肥肉,都想上来啃上一口。

“跨国企业图谋的不仅是中国市场,而是从全球产业链的角度‘整合’中国市场和资源,把中国的装备制造业纳入其全球产业链,确保其在全球市场的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