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0章 谋略辽东以东

我岳父是李世民 张围 2371 字 3个月前

就比如流放犯人的岭南之地,并非贫瘠之地。

蜀中是中原的粮仓,而非因为一句蜀道难而成了偏僻之所。

张阳的话语继续,“在渤海的四周,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勃海,这便是四塞之地,而渤海与黄海相通,北起辽东,南临莱州,东有高句丽,沿海岸这两万余里皆是富庶之地,渔民靠海为生,此等富庶之地难道不该握在我们手中吗?”

随着张阳的话语,许敬宗皱眉思量半晌便又道:“县侯的意思是还要拿下新罗与百济?”

张阳咧嘴一笑,“还是你明悟得快,往后礼部的事还要多多依仗你。”

许敬宗身子一低,“下官定当全力以赴。”

李义府又道:“百济人皆是蛮夷罢了,在下在高句丽时便去过百济地界,他们多以村落相居,兵甲鲜有,村落不多,百济王还要时常看高句丽的脸色行事,以往渊盖苏文不痛快了,就会带兵去攻打百济。”

百济也罢,更不要说是新罗,那片土地上高句丽自然是吆五喝六,高句丽也是那片土地最强大的。

也有了渊盖苏文可以撒威风的地方。

像他这样的人连大唐的辽东都敢挑衅,更不要说新罗百济了。

李义府低声道:“县侯,若不是朝中有旨意召回,下官与大安兄弟就要兵进百济了。”

为大唐开疆拓土是最高的成就,以现在大唐这种民风下人们自然是争先而上。

张阳看着自己的画出来的一个圈,如今看来什么百济新罗那都是一群蛮夷而已,拿下他们轻而易举。

既然是轻而易举的事,为何不拿下?

许敬宗心有疑虑,“县侯,若是现在去攻打新罗百济,难免还会引起朝中的非议。”

张阳叹道:“这群文官的心思可真不干净,整天吹毛求疵,一星半点的不合规矩他们就要弹劾。”

李义府讪讪一笑。

事实就是这样,自从李世民要广开言路,言官们的春天就到了,他们的目光就盯着皇帝,哪怕皇帝的言行举止有半点不对的架势,这些人就会出来指指点点。

当然了这里面最出色是靠着骂皇帝,一路晋升国公的魏征。

郑公如今都成了大唐文官的榜样。

这种情况是好的,至少可以正朝中的风气。

李义府小声道:“许尚书,下官看来这件事也好办,但凡出兵大唐都是需要理由的,所谓师出有名我们找个由头便可,现有温挺兄弟坐镇高句丽,正在厉兵秣马,百济与新罗这弹丸之地,用三五天便可以拿下。”

“就怕再出一个岭南王,就像是当年的冯盎,此人英勇善战,隋文帝封他汉阳太守,后来得知隋末战乱,有人进言让冯盎占据岭南要地自封为王。”

后来冯盎真的占据了岭南要地,但没有正式的封王。

这给大唐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也是当时朝中有远见的人众多,武德五年,冯盎惧怕李靖便上交了岭南数州之地,后在贞观初年来到了长安,也召回了自己的儿子。

自此大唐的岭南危机就这么解除了。

这种事放在温挺身上也有同样的道理,如今可以除去一个高句丽王,但温挺坐镇高句丽又有谁会相信他不会成为第二个冯盎。

张阳心里还是相信温彦博老先生的儿子的人品。

朝中会有猜疑也无错,但这样猜来猜去,你防备着我,我防备着,如此一来不反也反了,还怎么发展?还怎么开疆拓土。

心中定下这些想法,张阳又道:“我会亲自写信派人送去给温挺,让他在一个月内拿下新罗和百济,并且修建战船。”

许敬宗朗声道:“喏。”

此事有风险,有很大的风险。

要是被朝中知道肯定会引来许多的弹劾,李义府发现自己早就上了礼部的船。

这艘船要是翻了,自己的前途也就尽数毁了。

他心一横,也朗声道:“喏!”

为了仕途他与许敬宗有着一样的狠心,那就是说干就干。</div class="contentadv">